CNML格式】 【 】 【打 印】 
意大利華人翻譯需承擔社會責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4 10:35:25  


  中評社香港3月24日電/意大利歐聯通訊社3月23日發表署名評論文章指出,“翻譯”的責任至高無上,它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的交流,在特定的場合承擔的將是社會責任。為此,當一個人真正擔當起“翻譯”職責時,首先須考慮是否了解這份責任所涉及的知識範疇,切不可不懂裝懂,為了所謂的一點“翻譯費”而傷及他人或幹出貽笑大方的事情。 
 
  評論文章摘錄如下: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不同族裔各自有著鮮明特色的母語,其特點不同民族有著自身的解讀。語言在不同民族的交際過程中,不僅反映文化的差異和個性,而且對文化交際有著本質的、不可替代的影響。

  中華民族具有幾千年的歷史,漢語的形成過程複雜而綿長,除漢語學家外,即便是受過中文高等教育的華人,正確的解讀漢語也絕非易事,更不用說將漢語準確無誤的譯成西方語言。生活在海外的華人對漢語了解層面有多深暫且不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是將母語思維轉換成西方語言,借以表達自己的意念和行為。

  意大利是歐洲的新興移民輸入國,來自中國的移民有30萬之多。說到語言,在龐大的華人社群中,能夠準確無誤的使用中文和意文兩種語言的人少之甚少。意大利華人對意語的使用毫不誇張地說,多數人只是局限在日常用語和所涉及到的職業範疇。一旦涉及到司法、經濟等問題,只好憑借著“翻譯”來表述自己的意見。而這時“翻譯”的準確性就與當事人利益無法分割。

  近日,意大利媒體有一份報道,標題為《三名華人法院出庭表現不佳》,文章描述說,法官問出庭華人的出生時間、地點、國籍,三名華人均回答,不清楚;問是否有工作,回答是,不知道。法官請“翻譯”解答,翻譯卻說,他們都給“外國人”工作。法官更是一頭霧水,聳聳肩,不知翻譯在講什麼。

  在意大利,由於華人普遍存在語言障礙,“翻譯”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一種職業。但意大利的華人“翻譯”,真正受過雙語高等教育的人十分匱乏。有的意大利語水平很好,對中文一知半解,有的中文水平不錯,意語水平表達能力一旦涉及到專業問題,所謂的“翻譯”也就完全是豬馬牛不相及了。

  “翻譯”的責任至高無上,承擔著不同語言的行為交流。意大利華人看病因錯譯誤診的現象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因翻譯語言表達欠妥華人輸掉官司也不在少數。“翻譯”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的交流,在特定的場合承擔的將是社會責任。為此,當一個人真正擔當起“翻譯”職責時,首先須考慮自己是否了解這份責任所涉及的知識範疇,切不可不懂裝懂,為了所謂的一點“翻譯費”而傷及他人或幹出貽笑大方事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