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旅西華人辛酸事:10年未和家人聯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02 09:25:07  


  中評社香港10月2日電/據西班牙歐浪網報道,旅西華人的生活裡,不乏有令人振奮的勵志故事,也從不缺少各種各樣的辛酸經歷。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幸福的故事都相似,不幸的故事卻各自不同。在馬德里Plaza de Espana,時常能見到一名華人流浪漢,他看起來手腳健全,精神正常,卻不知為何流落街頭,風餐露宿。近日,記者採訪了這名華人僑胞,道出了自己在西班牙的別樣往事。

  來西淘金,以失敗告終

  這位僑胞名叫崔正權,朝鮮族,吉林省榆林市人士。2002年,當時已是50歲“高齡”的崔正權來到西班牙,想賺點錢,回去給女兒做嫁妝,也好給自己和老伴養老。到了西班牙之後,他的護照就被收走了,沒有護照、一個西班牙語單詞也不懂的崔正權,開始了艱難的淘金之旅。

  礙於沒有身份,崔正權只能在背著人的餐館後廚打打雜,一個月賺不了幾個錢。他年紀大了,幹活比不了年輕力壯的黑工,餐館的老板看不上他,幹不了幾天就把他辭了。那時候,一般打雜的黑工一個月的工資只有200歐元,包吃住。在沒有工作的時候,崔正權沒有地方住,沒有東西吃,就只能動用平常積攢起來的工資,住在最便宜的華人旅館,買最便宜的面包就涼水填飽肚子。等找到了工作,以前攢下的錢也花得差不多了。輾轉於各個中餐館後廚的崔正權,漸漸也失去了希望,看來淘金夢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圓的。來到西班牙10年,崔正權沒能往家裡寄過一分錢。

  去年年底,59歲的崔正權又一次失去了工作,這次他再也沒找到工作。餐館的老板嫌他年紀太大,又沒有一技之長,不願意用他。屢戰屢敗的崔正權,剛開始還住在華人旅館,後來所有的積蓄都花光了,被旅館的老板趕了出來,成了一名漂在馬德里街頭的流浪漢。餓了,他就去老外的教堂和慈善機構混點吃的,累了,就找個避風的地方隨便一躺,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一年多。

  10年不和家人聯繫,只因沒錢不好意思

  崔正權回憶道,2002年,他剛來到西班牙,身上帶了一張紙條,寫著家人的電話號碼,後來輾轉謀生,這張字條弄丟了。他不記得家裡的電話號碼,只憑著隨身帶的戶口本複印件上的地址,給家裡寫去了一封信。不久之後,家人回信了,除了問候,還有一些讓他好好幹活,早點回家之類的鼓勵的話。崔正權每隔一段時間,就給家裡人寫封信報個平安,在2002年至2003年之間,一共寫了5、6次,家人回信也回了5、6次。在家人寄來的最後一封信上,崔正權的妻子郭後女提到了家裡的經濟很拮據,讓他寄點錢回家救救急。崔正權沒錢,羞於和家人聯繫,從此不再與家裡通信。後來他經常換住址,沒有通知家人,就再也沒有收到過家裡的消息。

  與家人失去聯繫已10年,崔正權不知道一家人是不是還住在原來的地方,也不知道家人過得好不好,甚至不知道女兒們嫁人了沒有。他今年60歲,對“淘金”一事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也不再在乎是衣錦還鄉還是落魄而歸。“我只想回家。”崔正權說。

  有家難回

  在被問及是否思念家人的時候,崔正權的表情很迷茫:“我要回家。我老婆有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我還有兩個女兒,我要找到我的女兒。”記者問他:“你還記得你家裡的住址嗎?”他很用力地想了一會,說:“哎呀,記不起來了。我有戶口本的複印件,上面有地址。”崔正權想回家,但他的家人還住在戶口本上的老地方嗎?如果他們還在生他的氣,不願意和他生活在一起了呢?話到了嘴邊,記者卻沒有問出口,崔正權的精神已經有恍惚的跡象,很難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想必他也不願意面對這些殘酷的可能。

  崔正權沒有護照,僅憑著一張戶口本的複印件,能否辦出護照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疑問。他沒有錢,因此機票從何而來,成了我們要解決的第二個難題。他的精神狀態不太好,回國可能也無法從事任何工作,他的家庭有能力負擔他的開銷嗎?然而,最重要的是,就算他能回到中國,他去哪找他的家人呢?他的家人是否歡迎他回去呢?陷入生活的夾縫中進退兩難的崔正權,顯得很麻木,似乎他早已放棄了必要的掙扎和思考,他只是一遍遍地重複著這句話:“我要回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