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華人買家在英購房需“知己知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7 11:27:11  


  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據英國《華聞周刊》報道,該報記者從英國華人房產協會了解到,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華人在英購房越來越熱,原因也顯而易見,比如英鎊的貶值無疑給英國房產“打了個7折”、英國的房價相對穩定,英國的產權是永久性的,這些諸多因素都吸引華人在英購房,而在購房的性質上,大部分還是屬於在英定居的華人自住,他們購買的價格是平均在30萬英鎊到60萬英鎊之間,地點比較集中在東倫敦,除此之外,也不乏單純的海外投資性購房。 

  英國房地產咨詢代理機構萊坊(Knight Frank)的調查顯示,接近40%的倫敦市中心在建公寓都賣給了新加坡和香港的買家。如果再算上馬來西亞和中國內地的買家,亞洲買家購買量約占一半。

  由於對英國的本地情況不夠了解,華人在英置業時容易陷入一些誤區,對此,房產專家曾文璟先生建議,華人購房要“知己知彼”,所謂“知己”,是要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房子,投資還是自住?長久定居還是暫時住所?而所謂“知彼”,就是在買房前的充分調查,“摸清”房屋情況和周圍環境。

  “守株待兔”看准房源

  在購房前要通過多渠道了解房源,現在英國的房產網站已經相對成熟,是尋找房源的主要渠道包括Rightmove,zoopla之類的網站和房屋中介自己的網站,其中nethouseprices的網站可以查到過去十年該地產的交易記錄,應該將房源的交易歷史了解清楚。

  英國有個著名的房產電視節目Location,Location,Location,由此可見,選購房產的時候,地理位置至關重要。要在選購之前充分了解該地的交通、環境、醫療和學區等各項生活環境,綜合考量。

  買房前的“地毯式”檢查

  對於房子的質量檢測很重要,最好在拿到offer之後就做一個Survey。英國有許多老房子,雖然華人買家偏愛新房子,但是英國房地產市場上還是老房子多,老房子年代久遠,所以在購買之前建議買家做全面質量檢測,仔細參考各個指標,對房屋結構,包括地表情況、地下水和礦物情況都要有相應了解。

  曾先生說:“別小看這樣的檢測,老房子很容易存在地基沉降問題,如果房子下的土地有礦,也有可能出現礦物被開採而導致的地基沉降問題,嚴重地將引起房屋傾斜。”如果在質量檢測中發現重大質量問題,及時抽身,在交易完成前,買家隨時可以“反悔”。

  “欲擒故縱”的還價技巧

  華人買家在進行二手房交易時候,要注意價格的談判技巧。首先,如果看好了房子也不能表現出過強烈的購買意願,以免在談價中處於心理弱勢。

  在談價之前,中房屋中介處先了解房源進入交易市場的情況,賣了多久,有多少人給過offer,房主是不是急著出手等等,以便在講價時“知己知彼”,如果房屋上市已久沒有人給出offer,不妨可以大膽地將價格要低一點,如果房東拒絕再慢慢提高,以求以最接近房東心里底線的價格拿下房子。

  當然賣家除了價格因素外,還會根據買家實力來決定最終賣給誰,他們最主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在購買過程中買家會不會中斷交易,所以作為買家,要把自己的優勢“亮”出來:比如是“現金買家”可以一次性付清;比如自己的首付款將會比較高;比如自己的收入高,在貸款上不會有問題等等,讓房東更願意把房子賣給你。

  買房投資要有“開闊眼光”

  目前的華人買家還是主要將目光放在倫敦中心區的住宅,因為海外投資者對英國的情況不是非常了解,覺得倫敦是安全可靠的投資地點,但專家認為現在華人在英國的房產投資有地點和房產類型都過於集中的問題,不妨將眼光向更多英國城市延展,了解不同熱門城市的房屋租售比,甚至除了住宅房之外了解商業用房包括店鋪、寫字樓、工業用房、倉庫等,此類投資反而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