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川北大木偶驚艶世界 三百年來舞長綢
http://www.CRNTT.com   2018-04-10 10:16:51


打扮精致的大木偶。
  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近日,北京,央視《花開中國-時代女性盛典》晚會。

  樂聲悠揚,23歲的南充姑娘梁夢禹攜大木偶登台,金絲銀線,暗中牽連,美女木偶長袖善舞,婀娜多姿。近兩分鐘的演出里,大木偶展現的優美身姿和超高難度征服全場。

  川北大木偶,驚艶不止於此。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的“北京8分鐘”,兩名“熊貓隊長”與智能機器人共舞,在互聯網隧道中穿梭,向全世界發出來自中國的邀請。

  這個奇妙的創意,來自梁夢禹所在的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劇院。民間草根戲,走出鄉野奔向國際舞台,川北大木偶歷經300餘年的蛻變:拂袖撣塵,變臉下腰,神乎其技。

  但看木偶華麗,演盡世間繁華,身後卻有無數牽扯。

  微末之技

  民間藝人養家糊口

  木偶到底起源何時?史家一直爭論不休。

  《列子·湯問篇》中曾有偃師獻技的故事,有個叫偃師的人帶了只木偶為周穆王表演,這木偶能唱歌,又能跳舞,“千變萬化,惟意所適”。可木偶竟朝穆王的妃子亂遞眼色疑似調情,周穆王大怒,要殺偃師,偃師急忙把木偶剖開,裡面不過是些皮革和木頭之類的雜物,周穆王這才轉怒為喜:“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

  漢代,已經可以製作出可坐、可立、可跪、可靈活操縱的木偶,到隋唐,木偶製作高度發達,宋元鼎盛。宋代易士達曾作詩《觀傀儡》:刻出形骸假像真,一絲牽動便精神。堪嗤鼓笛收聲後,依舊當時木偶人。

  世上木偶戲多,大木偶卻是川北地區特有,發軔於300年前“湖廣填四川”,大木偶傳播到四川,一楊姓藝人走投無路時,為混口飯吃的微末之技。

  李泗元,川北大木偶的國家級非遺傳人,曾祖開始就喜歡玩大木偶,爺爺李約之是一家川戲班子的琴師,家里有四兄弟,卻只有一畝薄田無以為生,李約之就讓幾個兒子到一個大木偶戲班子打工。後來,戲班子連同所有的大木偶一起賣給了李約之。

  1914年,李約之帶領兒子李章福、李章祥創建“福祥班”,江湖上稱“李家班”。

  “李家班”的基地在儀隴包包場,如今的石佛鄉。李泗元8歲學戲,一輩子都和川北大木偶打交道。他跟隨父親和三個伯父,長年在廣袤的川北大地上走村串戶,參加廟會演出。曬場院壩就是最好的舞台,幕布一扯,鑼鼓一響,在靈巧雙手的操縱下,精彩的木偶戲就開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