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文不能丟 學習有竅門
http://www.CRNTT.com   2019-09-06 13:23:22


金焱的女兒們(左一、左二)利用暑假回中國參加短期漢語培訓班。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家在英國的張彬彬(化名)最近有些煩惱,因為女兒從幼兒園回來,不再像往常一樣和她用中文交流,而多用英文。“從女兒出生我就堅持和她講中文,希望她記得自己的根,也希望她了解中國文化。但自從孩子上幼兒園後,周圍的老師、同學都講英文,她希望自己也講英文。”張彬彬的丈夫是英國人,之前在家裡營造的語境是一半時間講英文、一半時間講中文,“對中外結合家庭的孩子來講,其學中文相對於父母均來自中國的孩子難度有些大。”

  張彬彬所遇到的情況是很多中外結合家庭的縮影,但他們仍然盡最大的努力、創造條件讓孩子學習中文。

  回國參加短期培訓

  移居瑞士的北京女孩金焱如今已是3個孩子的母親,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她從小生活的中國,趁這個暑假將她們帶回到北京,參加短期漢語學習課程。

  在瑞士,有些家庭也像金焱的家庭一樣,家長中的一方來自中國,一方來自其他國家,讓孩子學中文的方法多是送到周末上課的語言興趣班。“其實在瑞士能夠使用中文的機會並不多,如果讓孩子慢慢地學習,效果並不明顯,學過的知識點也易被遺忘。與其讓孩子犧牲課餘休息時間學中文,還不如趁著假期集中學習,效果會更好。”

  在金焱看來,讓孩子回到中國學習中文,可以讓孩子真正融入中文語言環境,效果會比在國外一周學一次好得多。

  王星磊7歲隨父母移民美國,後來他和一個美國女孩結了婚,並育有5個孩子。這個暑假,王星磊因為工作原因需要帶著妻子和孩子們回中國生活兩個月,借此機會,他將自己的4個孩子帶到了位於北京的一個中文學習機構,參加為期兩周的中文培訓。

  王星磊讓他的孩子們參加該培訓班,是希望培養孩子們學習中文的興趣。“這是我第一次讓他們參加專業中文培訓班,我也不知道短短兩周的時間裡他們能學到什麼,就是想讓孩子們對中文有所了解,為將來繼續學習打下基礎。”

  營造中文語言環境

  在帶孩子參加短期中文培訓班之前,王星磊已經讓孩子們開始學中文。他常帶孩子們參加由社區家長組織的中心學校學習中文,並拜托他的母親每天和孩子們用中文交流一段時間。“只要有時間,孩子們的奶奶就會利用社交軟件和他們進行視頻通話,充當他們的中文老師。”有時王星磊的母親還會和孩子們分享一些幫助他們學習中文的視頻,並布置作業。聊起孩子們平日的中文學習,王星磊很是自豪。

  由於金焱的女兒們從小生活在瑞士,難得回國,金焱很仔細地為孩子們挑選適合她們中文程度的培訓班。她分析說:“因為孩子們從小在國外長大,中文並不好,表達能力非常有限,但是需要學習交流的東西又很多。如果將她們放到全是中國孩子的環境學習,她們的壓力會很大。所以這次我為她們報名的短期課程是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水平來分班的,這樣更有利於她們的學習。”

  不僅僅是在學語言

  在學中文的過程中,孩子們也提高了合理規劃時間的能力和對事物的專注力等。

  據金焱介紹,女兒們所上的培訓課程中,其中一節是教學生畫風箏。大女兒在上課時沒畫完,拿回家研究了3天,再一點點將風箏補上顔料。那段時間裡,除了吃飯睡覺,大女兒一有時間就開始搗鼓那個小風箏。“這讓她學會專注地做一件事情。”金焱說。

  金焱給女兒報名的短期中文培訓班是托管制,她每天早上9時將孩子們送到培訓機構,下午3時再到教室接孩子們放學。中間這一段時間孩子們都在培訓機構學習,午飯也是自己解決。“每天我都會給她們一些零錢,讓老師帶著她們去買午飯,通過這個過程也能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性。”金焱說。

  王星磊對於孩子們的要求也很嚴格。“每天他們放學後,我都會問問今天學到了什麼,也會看看他們的作業並和他們就作業進行討論,還會找網上相關的視頻給孩子們觀看,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了解。”王星磊認為,讓孩子們從小學中文,不僅是在讓他們了解中國文化,更是讓他們探索學習方法。“學習中文是特別的體驗,我希望孩子們能喜歡上這個過程,可以為未來學習新的技能提供借鑒。”

  來源:中國僑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