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菲律賓上流社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3 12:06:35  


  “BARANGAY”一詞在菲律賓語中意即“社區”,它被列為政府機構最基層的行政單位。“社區”成員少則幾十戶人家,多則上千家,平均為200戶居民,其最高行政長官稱之為村長,與國內街道辦事處主任一職類似。由於貧富懸殊、城鄉差別,菲律賓的社區建設也是千差萬別。記者走訪了位於馬尼拉商業中心一個著名富人社區“達斯馬瑞尼亞斯村”(簡稱“達斯馬”),並與業主兼村長恩卡納西翁•萊加斯皮•比森納女士探討了關於社區管理與文化建設的問題。 

  經過“達斯馬”村的保安關卡,馬尼拉商業區的喧囂頓時拋在腦後,愛德薩幹道濃烈的汽車尾氣也隨之煙消雲散。映入眼簾的是濃蔭蔽日、縱橫交錯、整齊潔淨的社區街道,以及隱沒在高牆大門之後的座座院落,關不住的是溢出牆頭的春色,忙碌的是菲傭搖擺的衣角。 

  比森納女士擔任該村村長已18年。據她介紹,該村的住戶上千,均屬菲律賓上流社會人士,非富即貴。同時,許多大使官邸或國際機構雇員宅第也選在這裏,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人社區。位於社區中心有一個“村政廳”,除設有社區政府辦公室與物業管理公司辦公室外,還容納了一個小型兒童遊樂場、一個標準室內籃球場兼羽毛球場、一個標準的室外塑膠網球場、一個現代健身中心、一個舞蹈室、一個醫療牙科診所、一個消防隊及一個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封閉式多功能廳。這些設施看似普通,由於得到了良好的維護與不斷更新而顯得漂亮可人。 

  “這些並非高端的設施能否滿足高端業主的身份需求和心理需求?”女村長說,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自然、舒適、便民的社區環境,並非一味追求高端。這裏的業主多數擁有私人游泳池及健身房,並且擁有許多高檔俱樂部如“馬球俱樂部”、“大雅台高地高爾夫俱樂部”等上流社會聚會場所的會員身份,但他們仍然喜歡使用社區的健身設施,這並不取決於設施的檔次高低,而是社區娛樂健身中心為居民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的場所。社區修建的所有服務型設施均以服務為宗旨,收費非常低廉。如羽毛球場的收費每人每半天50比索(人民幣1元約合7比索)包括免費提供飲用水。健身中心每人每月會費為600比索,無限時使用。業主到牙科診所洗牙僅收取100比索等。社區也建立了一所從幼兒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學校,收費比政府的公立學校略高,但僅為國際學校學費的1/20。無論貧富,社區建設應該遵循一個原則:創建以人為本的社區文化。 

  比森納村長就此總結了三點心得:首先,社區需要致力於培養社區成員之間的文化價值認同,即培養居民相互間的行為模式與生活模式的相似性,對周圍鄰里的心理認同,對自己生活區域的歸屬感。她說,我把這裏居住的富人稱為“好心的富人”。富人的好心體現在對社區乃至整個社會弱勢群體表示出的責任與關懷,這也是“達斯馬”社區共同信奉的一種文化價值。如每年社區醫療牙科診所為社區所有的工人(傭人、保安、司機、花工等)提供一次免費的基本醫療服務。這一活動蘊含著社區的溫情。又如,去年馬尼拉遭受了十幾年來罕見的颱風襲擊,“達斯馬”社區也被颱風摧殘得一片狼藉。社區除了自救外,業主們還紛紛為災區捐款捐物,來自“達斯馬”的30多箱救援物品送到了受災最嚴重的比克省。 

  其次,社區通過舉辦各種文化體育、宗教活動來加強社區的社會交往和社會關係,從而形成充分的社會聯繫。像“達斯馬”這樣的“現代侯門”更需要人際交流。據瞭解,社區每週為小孩開設跆拳道訓練班、為女士開設瑜伽課(費用約200比索)、週末請神父為天主教徒做彌撒。社區還在每年的2月11日舉辦主題村慶活動。記者有幸參加了今年題為“野獵與叢林”的村慶節:草坪上擺放著各種熱帶大型動物仿真模型,小朋友騎上斑馬或獅子模型,一摁電鈕,動物模型便漫步草坪;各種義賣、小吃攤點的叫賣聲紅紅火火;羽毛球比賽激烈精彩,最為有趣的是,比賽穿插著系列抽獎活動,參賽隊員不時捐出500或1000比索用於抽獎,場上氣氛常常被中獎者撩撥至高潮。每年10月社區舉辦年度聚會,去年的主題是“夏威夷之夜”。居住在此已15年的泰籍華人吳名文夫婦告訴說:“社區管理者非常活躍,經常組織各種活動來聯絡成員間的感情。這在泰國類似社區也是罕見的。” 

  第三,建立“小政府、大社會”的互助式社區管理。非常熟悉該社區管理的前社區居民瑪利亞•何塞利塔•卡斯蒂略女士說,雖然與馬尼拉的其他社區相比較,“達斯馬”收取的物業管理費並不高,但管理非常有序。吳名文先生說:“我家占地600多平方米,每年物業管理費不到14000比索。” 

  記者就如何有效管理社區請教了比森納村長。她說,有效管理社區依靠兩條腿走路,一是社區政府,二是物業公司。社區政府屬政府機構,每年政府將該社區繳納的地產稅的20%劃撥給社區政府作為運營經費;物業公司的運營經費則來自物業管理費。在進行社區管理時,社區政府與物業公司彼此獨立又相互協作,採取物業公司管理為主,社區政府督導為輔的政策。如村政府辦公室的維修、村醫療中心的維護以及部分保安的薪水由村政府支付,而日常的保衛、園藝、娛樂設施、生活設施的管理與維修由物業公司負責。但遭遇天災時,如去年的颱風災害,社區政府與物業公司必須攜手進行災後重建工作。每年物業管理公司的賬目明細必須向每一位住戶公開,以便業主監督,讓每一位社區成員切實參與到社區管理中來。(來源:光明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