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抗震救灾顯示後勤保證官兵轉戰灾區體力充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27 10:50:21  


四川北川,武警戰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將廢墟中的營救幸存者。
  中評社香港5月27日電/地震突如其來,各路兵馬在來不及携帶更多糧草的情况下,直奔震區抗灾。部隊遠程奔襲,高强度作業,如何保證救灾官兵保持充沛體力? 

  解放軍報報道,5月12日深夜,成都軍區聯合指揮部燈火通明,一道道保障指令從此發出:啓動應急預案,采取自我保障與支援保障、建制保障與區域保障、軍隊保障與地方保障相結合的方法,爲救灾部隊提供有力的物資保障支持。 

  水——野戰供水站暢通生命之源。13日中午,在都江堰白條河橋頭的成都軍區聯勤部第一供水站,經過活性炭吸附、超濾膜處理、紫外綫消毒的飲用水從淨水車噴射而出,每座供水站每天可保障2.5萬人飲用水和4000人生活用水,像這樣的野戰供水站共設立了12個。5月17日,他們緊急下發20多萬瓶礦泉水,補充100台手壓便携式淨水機,確保進村入戶官兵飲用水。 

  食——全方位保障補充體力消耗。隨著救灾部隊增多,在市場主渠道供應保障的同時,聯指在救灾部隊較多的5個地區建立野戰兵站,實施前伸支援保障,動態保持數十噸、500餘個品種的主副食儲備量,幷配備重灾區機動給養保障隊伍。對道路不通的區域,他們將壓縮幹糧、礦泉水等大批物資通過直升機從空中送到前綫,使官兵輕裝上陣。部隊進入鄉村搜救階段時,單兵携帶5至7日的野戰食品,輔以八寶粥、火腿腸等方便食品。 

  用——生活用品補充及時。聯指及時將作訓服、手套、毛巾、口罩等生活用品,源源不斷補給到救灾官兵手中,在各部隊自身携帶野營裝備的基礎上,補充大批帳篷到部隊救灾一綫。

  截至5月25日晚8時,成都軍區聯指共爲各救灾部隊發放主副食品200餘噸,被裝物資近300萬套件,帳篷6500餘頂。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