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華人作家聚首研討 用作品傳達真實日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0 10:30:12  


李長聲在研討會上。
  中評社香港7月10日電/據日本《中文導報》消息,7月9日,在日本東京虎之門的東京中國文化中心,舉行了“李長聲先生等華人作家作品研討會”,旅日華人作家李長聲、莫邦富、王東、孫秀萍、薑建強等出席研討會,大家就華人作家如何利用自己既了解中國又了解日本的優勢,答疑解惑,以心傳心,傳達一個真實的日本展開了熱烈討論。 

  旅日華人作家李長聲1949年生於長春,在80年代初擔任過中國文革後創刊的《日本文學》雜誌副主編,1988年自費東渡,在日本一家出版學校就職,同時開始細致地研究日本的出版、文學、歷史、民俗、藝術、飲食等等,他曾在在中國知識界享有盛名的雜誌《讀書》開設專欄“東瀛孤燈”,表現了他對日本犀角獨探而又包羅萬象的觀察與理解。他以 “勤工觀社會,博覽著文章”自勵,上世紀90年代以來為北京、上海、廣東、台灣等地的報刊寫隨筆專欄,結集《櫻下漫讀》、《日知漫錄》、《東游西話》等十餘種,近譯有藤澤周平著《隱劍孤影抄》、《黃昏清兵衛》。他對日本的觀察與研究不僅在中國大陸,在台灣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曾在台灣媒體開設專欄,也出版了多種著作。

  《讀書》雜誌前主編、著名報人沈昌文說∶“他寫的介紹日本文化的文章,大有在《讀書》的海外通訊中進居首列之慨。《讀書》雜誌單我在位的那些年,就大概發了30來篇吧。”

  學者、作家止庵說∶“李長聲的隨筆有大品的分量,小品的態度,何況作者是文章高手,筆下特別有股瀟灑勁兒……作者的文章,有氣量,有見識,有材料,有趣味。”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孫鬱說:“長聲的隨筆,並不止於幽默、機智,而更多透露出豪情和血性。特別是涉及正義、公道等大是大非的時候,他的筆鋒是犀利而不饒人的。”

  著名作家章詒和在談到李長聲的作品時說∶“你問日本的歷史,他能告訴你;你問日本的風習,他能回答你;你問日本的文學,他能說出個子午卯酉來;連點雞毛蒜皮的問題,也能給你個完滿答案。李長聲寫飲酒,寫捕鯨,寫街景,寫書店,寫浮世繪,寫辭世歌,也是精彩、精致又精辟。叙事,娓娓動聽;狀物,不厭其煩;寫人,道地白描功夫。不明白了,他那支筆是怎麼練的?”

  去年9月,李長聲積20多年對日本的“零距離”的心得,推出了名為《哈,日本》的新著。《讀書》雜誌前主編沈昌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孫鬱、翻譯家林少華、清華大學教授王中忱、知日派學者劉檸等紛紛“評說李長聲”。在此前後,旅日華人傳媒人王東、孫秀萍、薑建強、薩蘇等都推出著作,形成了一個旅日華人作家向國人傳遞真實日本的熱潮。

  為此,《日本新華僑報》和《現代中國報》聯袂舉辦大型“李長聲先生等華人作家作品研討會”。在座談會上,《日本新華僑報》主編蔣豐與李長聲舉行了對談,《現代中國報》社長郭均成就這次研討舉行的背景、主題等發言,著名作家莫邦富也談了他對華人作家、作品以及這次研討會的感想。與會華人作家們在會上也就如何向中國傳達一個真實的日本,又如何向日本傳達一個真實的中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發表了精辟的見解。

  會後,舉行了李長聲等華人作家的簽名贈書活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