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加坡華人創辦網站記錄舞獅龍歷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8 09:34:13  


為記錄新加坡舞獅舞龍歷史,讓更多年輕人認識這門運動,傳承傳統價值,來自舞龍家族的林威耀(中)設立了新加坡舞獅舞龍的網站。他背後的是舞獅教練黃順佩(左)和陳源基。
  中評社香港12月28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的舞獅舞龍歷史分別有81年和73年歷史,多年來卻無人集中收集來自不同舞獅龍館的資料。如今,資深的獅龍師傅平均年齡已有60歲,而年輕一代卻越來越少機會認識舞獅舞龍這門運動,來自舞龍家族的林威耀決定承擔起記錄新加坡舞獅龍歷史的重任,並為此特設首個介紹舞獅龍的網站。 
 
  引以為傲的“夜光龍”

  大家或許很難想象,在1967年科技並不發達的年代,新加坡就出現一名製造舞龍的師傅在不需要裝置任何燈光裝置的情況下,發明了世界第一條會在黑暗中發亮的舞龍——夜光龍。這也是新加坡舞龍發展史中最讓人引以為傲的里程碑。

  夜光龍要發光全靠塗在龍身的熒光顔色,外加紫光燈的照射。夜光龍在繁華世界體育館首次亮相時,只見一條雪亮的游龍隨著緊凑的節奏和具氣勢的鼓聲穿越一片漆黑,如夜空中劃過的一道壯觀的光。全身穿黑衣的舞龍者以順暢、準確而利落的動作讓龍的形態活靈活現,在場的觀眾無不嘆為觀止。

  隨後,夜光龍很快便在新加坡流行開來,還傳開到世界各地如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甚至中國。新加坡的夜光龍至今仍是國際競技場上的常勝軍。

  林威耀(34歲)說,像夜光龍的發明以及它在世界各地興起,是值得新加坡人驕傲的成就。不過多年來,無人把所有關於舞獅龍館的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也沒有人提供合適的平台讓這些資料輕易地讓任何人找到。許多舞獅龍館創下的成就因此慢慢被大家遺忘。

  他在過去四年正式收集相關資料時也發現,許多資料已流失,一些到手的資料則因作者已故而找不到其他負責人批准資料放上網站。

  風光背後藏隱憂

  新加坡舞獅舞龍團隊的實力在世界華人地區中是頗高的,在許多國際比賽中經常得獎,不過這歷史風光背後卻存在著不少隱憂。舞獅龍曾經歷了不少起起落落,新加坡目前有大大小小多達300個舞獅龍館,帶領舞獅龍走過一個頂峰狀態。然而,過去幾年來,舞獅舞龍工作者發現,年輕一代對舞獅舞龍這運動的興趣已開始減弱。

  星洲龍獅體育會總教練和五枚派第二代掌門人陳源基就說,近幾年生長在科技時代的青少年似乎對這門傳統藝術和運動的興趣缺缺,參加舞獅龍比賽的學生團減少了。

  “即使是舞獅龍團內的青年,他們常常不是看著電腦就是手機,練習覺得辛苦時很容易就放棄。我父親當年要學舞獅龍,還得等兩年才能加入團隊。現在有些孩子,被罵幾句就翻臉走人,相當叛逆。我其實希望他們能通過學習舞獅龍多鍛煉意志,同時灌輸一些值得保留的傳統價值觀。”

  林威耀也補充說:“這些傳統價值觀需要得到傳承,這也是我設立這個網站的另一個主要目的。唯有讓年輕一代認識新加坡舞獅龍以及存在的意義,才能提起他們對這門運動的興趣。這網站會是一個進行式的計劃,以後我將把任何相關資料置放到這個網站。”

  於今天正式啟用的新網站將為公眾提供關於新加坡舞獅龍發展史的簡介。網站內容包括南獅歷史、舞龍歷史、團體簡史、舞獅龍至今立下的里程碑以及舞獅龍到目前創下的紀錄。

  這個網站獲得新加坡國家文物局“文化遺產事業援助計劃”(Heritage Industry Incentive Programme,簡稱Hi2P)支持和資助。國家文物局文物機構及企業發展司司長陳子宇說:“我們支持這項計劃,因為我們希望促進新加坡舞獅龍發展史的記錄。我們也支持林威耀在推廣舞獅龍這門貼近民心的傳統藝術和運動,鼓勵年輕一代認識和欣賞舞獅龍所付出的努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