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愛無疆:華人醫生“家”在非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0 09:54:21


圖為徐長珍(右三)與阿爾及利亞醫生在一起。
  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近年來,隨著中非醫療合作的開展,華人醫生不遠萬里來到非洲提供醫療援助,有人與非洲人民結下了家人般的情誼,有人甚至把家安在了非洲。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今年50歲的秦喜勝擔任中贊友誼醫院院長已經超過10年,在此期間主刀各類手術4000多台。在他和其他醫生的共同努力下,這裡從他剛來時只有10張病床、日接待量僅20人的小型醫院逐步發展為目前9個科室、年服務近4萬人的綜合型醫院。由於當地的醫療水平落後,原本是骨科專家的他,不得不兼顧其他科室的病患,充當起“一專多能”的“頂梁柱”。

  由於醫護人員較少,很多時候秦喜勝一天要做六七台手術,站立時間超過10小時。

  2005年,在主動放棄了回國機會後,秦喜勝還說服了同為醫生的妻子李海蓮到贊比亞工作,把“家”搬到了贊比亞。10年來,夫婦倆精湛的醫術得到了當地人民的交口稱讚,秦喜勝更是被稱為“中國白求恩”。

  成為白求恩那樣的醫生也是63歲的徐長珍大夫兒時的夢想,作為一名優秀的婦產科醫生,她前後共參加過4次援非醫療隊,累積8年時間里,她和同事一起接生的胎兒達4萬多名,搶救了近800名危重病人。

  徐長珍第一次回國後,非洲人民念念不忘,阿爾及利亞大使館兩次發邀請函點名邀請她再去。為了感謝她的幫助,由她接生的許多阿爾及利亞孩子都被家長取名“西諾瓦”,意為“中國人”。許多人親切地稱她為“徐媽媽”,把她視為自己的家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