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在中國“取經”的洋學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11 11:02:07


歐坤展示他新買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來源:人民網)
歐坤和韓昊然就畢業論文問題進行討論。(來源:人民網)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和往常一樣,歐坤來到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3層的圓桌閱讀區——這是他在圖書館中最喜歡的地方。打開書包,拿出筆記本電腦、參考書和修改多次的論文筆記,歐坤打響了新一輪的“磨論文”戰役。最近,在圖書館和宿舍之間兩點一線奔波,是他的生活常態。馬上就要畢業了,歐坤必須加快他的論文寫作進度。

  中國和中東地區的國家如何在發展中尋找利益契合點,中國又會依據這些契合點制定怎樣的政策,這是身為土耳其人的歐坤在畢業論文中討論的主要問題。和班上17位來自美國、日本、墨西哥、奧地利的同學一樣,歐坤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的碩士專業名稱是“當代中國研究”。

  這是一個特殊的班級,不僅因為學生們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留學生。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們的課程安排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赫然在列。令人驚奇的是,他們並不是被本國的政府或學校安排來中國進行例行學習的。相反,來華學習政治,是他們每個人的主動選擇。

  一位給他們上課的教授這樣評價:“他們帶著好奇心而來,希望可以從‘在中國本土學習中國制度’開始,讀懂中國。”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與論文

  1991年出生的歐坤是一名典型的土耳其大男孩。他身高1.95米,遠遠望去,這個筆挺地站在人群中的大高個可以被一眼認出來。

  歐坤很愛笑。朋友和他見面,還沒有看到人,就會先聽到他笑著大聲跟自己打招呼的聲音。他的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當代中國研究”項目負責人之一崔守軍對這位學生有一個評價:“陽光大男孩。”

  作為一名在中國生活2年的留學生,歐坤已經適應了這裡快節奏的研究生生活。他會踩著上課鈴聲跑進教室,嘴裡還叼著沒吃完的手抓餅,會在圖書館裡自己喜歡的位置留下一本書占座,會跑到其他中國學生的教室裡笑嘻嘻地蹭課,也會下課後第一個衝進食堂大聲對打飯師傅說肉多打點……

  然而今年1月,歐坤遇到點麻煩。

  畢業論文提交截止日期已經臨近了,可是他還是沒有理清自己的頭緒。在人大讀研的2年時間裡,歐坤學習了當代中國的外交政策、當代中國的政治體制、中國政府運行機制、當代中國的社會現狀等課程。因此,歐坤想從中國和中東的利益契合點出發,研究近幾年中國對中東的政策。

  “我搜集了很多資料,比如‘一帶一路’、亞投行等,也在網上觀看過去年G20杭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歐坤說,“但是有一點我始終不太明白,就是中國出於怎樣的考慮要制定這些政策。比如‘一帶一路’,我的國家就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受益於中國的這一政策,土耳其年輕人的工作機會增多了。但是這項政策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好處呢?目前看來,‘一帶一路’政策更像是中國對沿線國家的慷慨幫助。”

  不過現在,歐坤已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今年1月,我和我的朋友去王府井書店閑逛,無意中發現了這個。”歐坤拿起面前一本白色封皮的精裝版英文圖書秀了秀,然後說,“你看,這本書叫《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我以前聽說過這本書,但是直到現在才有機會拜讀,這本書講的是中國政府的運作方式,特別提到了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習近平是如何治理國家的。”

  最吸引歐坤的,是書中的插圖。書裡不同位置分別展示了習近平年輕時期插隊生活的照片、習近平當縣委書記和鄉親們坐在一起的照片、習近平參加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記者見面會的照片等。“你可以從這些照片中看到,一個年輕人是如何成長為世界級領袖的。”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1章“走和平發展道路”裡,歐坤找到了論文問題的答案。“習近平主席在書中說,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夯實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基礎,走出一條和衷共濟、合作共贏的新路子。”歐坤說,“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中國願意下大力氣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原因。中國倡導雙贏,而不是為了謀求自己發展損害別國利益。所以中國願意幫助沿線國家加速現代化建設,因為這對中國的自身發展也有好處。”

  關於中國社會制度的討論課

  韓昊然,英文名字是史蒂夫,是一位1982年出生的奧地利人。他來到中國已經7年了。之所以選擇來攻讀“當代中國研究”碩士專業,是因為韓浩然覺得自己對中國還不夠了解。“我們身邊的朋友問我中國的國家制度到底好不好,我還是回答不上來。作為一個在中國生活了7年的外國人,我覺得我應該去學習,去更多地了解這個國家。”

  “在去年講述中國政治和中國政府的課堂上,中國教授讓我們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討論,核心問題是西式民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哪個對中國更好。”韓昊然說,“我們的課堂很開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大家交鋒很激烈。”

  “當時有同學指出,相比於中國制度,西方民主制度更加尊重人權,可以為居民提供更多的保障。我認為不能簡單比較誰好誰壞,關鍵要看是否符合當地的國情。”韓昊然說,以奧地利為例,中國有許多省的面積是超過奧地利的,奧地利也沒有超過13億的人口。這意味著,治理奧地利和治理中國的難度不同。

  歐坤對韓昊然的觀點表示認同,他認為;“對中國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最好的制度。就政治層面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同時,也提倡多黨合作和協商制度。”歐坤認為這是中國制度最大的優勢,“這樣有利於把13億中國人民團結起來,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接受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團結在一個核心之下,可以加快決策進程,用你們中國人的話說,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韓昊然則在討論收獲了自己的思考。他認為,衡量一個國家的制度是否正確。關鍵在於看它的實踐效果,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只要這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可以保證經濟繁榮發展,人民安居樂業,那就是好的制度。關於外媒對中國制度的非議,韓昊然認為:“批評總是很容易,因為凡事都有缺陷。問題在於,批評之後卻拿不出更好的方案,那麼這個批評就是無意義的。”

  培養一流的中國問題專家

  “他們都有獨立的觀點,要想讓他們理解中國的政治制度,必須做到從內心上說服他們。”歐坤的導師崔守軍對記者說。

  作為“當代中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崔守軍負責日常工作中教學環節的執行部分。“2006年,教育部特批人大國際學院成立這個項目,現在全北京市也只有人大、清華、北大3所學校正式對外招生。”崔守軍對記者說,“我們設立這個項目的初衷就是為了培養一流的中國問題專家。”

  為了保證教學效果,“當代中國項目”幾乎配備了人大各學院最好的精英教師,而且課程採取全英文授課的方式。“我們發現,外國學生來中國學習是有門檻的,這個門檻就是中文。”崔守軍認為,目前國內留學生來華學習,大多是中文授課。中文底子薄弱的洋學生,即便想來中國學習,也很難實現。因此,學校決定用全英文授課的方式,降低入學的門檻。

  “大多數學生對中國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真的不知道中國政治制度如何運行。這些學生都是希望能了解真實的中國才來學習的。”在談到學生了解中國真實一面後想法的變化時,崔教授舉了個例子,“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後,有個從英國倫敦來的女學生,她爸爸是大學教授。當時在中國有一則新聞報道了某一個地方的礦難,礦難造成一些死亡。西方媒體就抓著這個事情大做文章,指責中國政府。第二天上課,這位學生跟我交流說西方媒體有偏見,這個事故並不是他們說的那樣,其實是由於很多客觀原因造成的。現在,面對西方媒體對中國妖魔化的描述,她也會感覺很不舒服。”

  “同學們對中國很感興趣,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崔守軍認為,把洋學生請到中國來,讓他們體驗中國生活,是一種快速認識中國的有效方式。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