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赤子功勛融入僑鄉記憶
http://www.CRNTT.com   2024-05-31 16:52:45


  中評社北京5月31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南僑機工為保山帶來了咖啡文化、特色菜肴,他們的愛國故事也成為保山獨特的文化記憶。”雲南保山市僑商促進會會長楊曉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今年是南僑機工回國抗戰85周年。雲南保山地處滇緬公路要衝,是南僑機工的一個重要駐扎地。

  滇緬公路全長1146公里,是當時中國和外部世界聯繫的唯一國際通道。這條戰時“生命線”地勢險惡,山路崎嶇,急缺大批技術嫻熟的司機與機修人員。1939年,3000多名南僑機工響應愛國僑領陳嘉庚的號召,回國在滇緬公路上擔負起抗日軍運任務。

  馬來西亞華僑翁家貴是第5批回國參加抗戰的南僑機工。2013年,楊曉東在機緣巧合下拜訪了居住在保山的翁家貴。“聽101歲高齡的翁老回憶那段戰爭歲月,我強烈地感受到南僑機工的家國情懷和赤子之心。”楊曉東決定以翁家貴的人生軌跡為主線,用筆重現這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在滇緬公路上,他經歷過日軍飛機轟炸和頻發的塌方翻車,也遭受過蚊蟲肆虐、瘧疾等帶來的生命威脅,可謂九死一生。”楊曉東說,在一次運輸任務中,翁家貴將子彈等重要物資準時送達廣西,確保了前線的補給需求。“他駕駛著空車在返程的途中唱起了歌,內心的成就感讓他忘記了日夜無休的疲憊。”

  “我先後拜訪了翁老20餘次,也訪談過另一位當時還健在的雲南南僑機工羅開瑚,還有40餘位南僑機工後代,並把所有的談話內容整理、記錄下來。”楊曉東表示,這些聲情並茂的講述都是珍貴的歷史記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