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揭秘華裔天才少年16歲進哈佛的成功秘訣
http://www.CRNTT.com   2016-06-20 11:25:34


潘輝諾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演講。
  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兩歲開始閱讀,3歲已達到六年級閱讀理解標準,此後連續3次跳級。16歲獲得全美高中生最高榮譽總統學者獎,被哈佛大學錄取,主修神經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學,同時被新英格蘭音樂學院錄取攻讀鋼琴表演碩士學位……

  這是華裔少年潘輝諾的簡歷。

  在不少中國家長眼中這份簡歷所描述的就是一個“大寫的天才”。

  天才,這兩個字讓不少中國家長羨慕。因為天才意味著令人艶羨的天賦、無師自通的驚喜、曲高和寡的優越。

  不少專家批評中國的家長太過功利。中國每年有那麼多孩子學奧數、學鋼琴,還有上萬名孩子參與神童測試的壯觀景象。

  不過,如果跟家長們接觸多了,就會發現家長們功利的外表之下是一種深層次的焦慮——不知道把孩子向哪個方向培養。不少家長有這樣的共識:只要找到孩子的“特長”,孩子的培養之路就會變得“簡單明朗”了。所以,不少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試圖尋找他們身上天才元素的蛛絲馬跡,甚至不惜“花重金”把孩子培養成天才。

  專家總往那些在尋找的路上隨時準備“邂逅”特長的家長身上“打板子”,其實這些焦慮的家長更需要一條把他們引向光明的道路。不久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見到了來這裡參加“對話科學與藝術”座談會的潘輝諾及他的媽媽潘若莎女士,這個天才少年的培養之路是怎樣的?他的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否總能體會到“四兩撥千斤”的快意?記者採訪了這對母子。

  知識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知識的知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