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西蘭亞裔移民疫情期遭遇多重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20-10-28 14:51:10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據新西蘭天維網編譯報道,疫情之下,許多人失去了很多東西、很多人;但更讓人無奈的是,重重的邊境管控之下,許多人甚至沒有機會去跟親人告別。

  陳威廉是個設計師。他說,上一次見到88歲的母親是在馬來西亞的家裡,那時是一月份。今年7月,威廉接到了電話,是母親離世的噩耗。“當時那種空落落的感覺,仿佛身體的一部分就那樣永遠沒了。”當時,新西蘭剛剛從第一次封禁進入一級警戒,但回家的路遠,航班少得可憐。

  凱特琳的親人的離世是猝不及防的。2020年3月初,她遠在中國的父親,因為心臟病發作而突然離世,凱特琳是家裡的獨生女。幾周之後,新西蘭就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

  凱特琳是個全職媽媽,有三個孩子,當時最小的孩子才六個月大,還沒有護照,而她自己還在哺乳。她面臨著兩難抉擇——是留在奧克蘭按兵不動照顧三個孩子,還是離開孩子幾周、長途跋涉去跟父親告別。最終她沒有走。“我感覺辜負了父親。”她說這話的時候,眼鏡背後閃著淚光,“我應該回去的,應該在我媽媽最需要我的時候陪著她”。

  在全球疫情導致的旅行限制和邊境關閉之下,威廉和凱特琳這樣的故事並不罕見,許多人失去親人沒有機會去告別。

  今年,一些提供支持的服務機構發現越來越多人因為痛失所愛而尋求幫助。新西蘭的一家慈善組織發現,許多人及其家庭遭受了不同層面的失落——不光是失去親人,還有失業、與愛人分離等困境。

  該組織負責人指出,未經消化的創傷與失去是新西蘭一部分心理問題和成癮問題的原因。“我們作為一個社會,總是不大討論失去。”她呼籲要將這種討論常態化,去承認各種各樣的失去,以一種健康的方式支持他人處理、消化傷痛。

  專家稱喪親可能會導致抑鬱的症狀,比如失去胃口、睡眠模式改變、對生活中的樂趣失去興趣。也就是說,飽受傷痛的人可能雖然看起來或許能應對日常生活,但並不是一個最佳的狀態,“有的人或許不符合抑鬱症的診斷標準,但還是會飽受傷痛和失去的影響。”

  凱特琳說:“對我來說就像一場夢。因為我當時不在,所以仿佛爸爸沒有走。”在照顧孩子的間隙,拾掇家裡之餘,她還時時擔心遠在中國的媽媽。

  就在母親去世之後的幾個月,威廉突然開始煮一些馬來菜,那是他從小吃到大的味道。他的朋友都很驚訝,畢竟認識他多年還從未見過他下廚。這些朋友,在他最需要的時刻,為他做飯,陪在他身邊。威廉說:“要做一些值得紀念的事。”對他這個馬來人來說,那就是食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