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澳洲網:對歧視華人現象大聲說“不”
http://www.CRNTT.com   2021-02-07 16:23:17


  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據中國僑網報道,澳洲網2月5日發表題為《對歧視華人現象大聲說NO》的評論文章,文章針對澳大利亞日益嚴峻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華人敢於對任何隱性或顯性歧視說“不”,善於用法律、媒體等途徑發聲維權,才能為華人群體正名。

  文章摘編如下:

  澳大利亞機構近日發布的《2020年社會凝聚力報告》顯示,澳大利亞民衆仍然強烈支持移民和多元文化主義,但對亞洲、非洲和中東背景澳大利亞人的負面評價仍然很高。數萬名調查者中,47%對澳大利亞華人依舊持有負面看法。出生在亞洲國家的受訪者中,59%認為種族主義在澳大利亞是“大問題”,39%的人表示他們經歷過歧視。

  移民和多元文化推動了澳大利亞經濟繁榮和文明進步,但這份報告透露出“多元”“包容”“開放”的“政治正確”走形了、變調了。近年由於生育率(每名婦女平均所生嬰兒的數量)跌跌不休,澳大利亞經濟增長動力已呈現出後勁不足的疲態。新冠疫情“黑天鵝”下,國際教育、房地產、旅游業無不進入“寒冬”,澳大利亞經濟陷入了30年來首次衰退。無論是推動經濟複蘇走出疫情泥潭,還是吸引國際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澳大利亞都應更多展現多元、包容、開放的文化魅力。

  在吸引留學生、國際移民方面,澳大利亞并非“一騎絕塵”,相反四郊多壘。近期一份國際移民報告顯示,澳大利亞在最受歡迎移民國家中排名第六位,位居加拿大、日本、德國等國之後。亞洲高校自身實力迅速提升以及歐美國家爭相對留學生拋出橄欖枝,也讓澳大利亞的教育產業壓力倍增。澳大利亞一度是部分中國人理想的移民和留學地,但如果任由種族歧視之火蔓延,更多人會“用腳投票”。

  100多萬在澳華人是澳大利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疫情之年,華人不僅通過自身防疫為澳大利亞樹立了榜樣、提供了經驗參考,還出錢出力出物資投身當地戰疫,并獲得當地政府的點贊。可現實中還有那麼多人不能客觀、公正看待華人,令人心寒。

  有調查報告顯示,將近一半澳人對華人不太友好,從根源上講是東西方在文化、歷史、制度等方面差異導致的傲慢偏見或不理解不認同。

  從現實層面講是政府對反歧視的“投入”力度依舊不足。一方面,譴責多、行動少。言外之意,對種族主義者打擊、懲治的行動和力度依舊不够。正如華人反種族歧視專員陳振良(Chin Tan)表示,政府需要做的不僅僅是譴責種族主義,他們需要努力消除這種現象。另一方面,反歧視力量萎縮。澳大利亞人權委員會一度在反對種族主義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因缺乏聯邦資金支持等原因,它領導的反歧視運動近年嚴重萎縮。

  對華人而言,要敢於表達、敢於發聲。另有調查報告顯示,很多華人拒絕回答自己是否在澳大利亞有過被歧視的經歷。華人不願引起外界關注,與“忍一時風平浪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處世哲學有關。不少華人在海外遭遇歧視後隱忍不語,甚至放棄維權。這種低調、內斂的風格不會被對方視為“豁達”,反而讓一些“文化誤解”持續存在,進一步縱容了歧視之風。

  相反,敢於對任何隱性或顯性歧視說“不”,善於用法律、媒體等途徑發聲維權,才能為華人群體正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