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評估超黃蜂戰機新雷達 鎖定目標太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9 16:06:14  


美國海軍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資料圖)
  美國《航宇日報》近日報道,美國海軍官員在最近的一次對F/A-18E/F “超黃蜂”戰鬥機新雷達的評估報告中表示,該雷達尚未達到作戰使用水準,不過在空對空性能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經過仔細調試後,估計在2008年可以開始作戰部署。

  海軍F/A-18E/F專案主管D. 蓋迪斯上校認為,這次評估是去年夏天在基於老版本的軟體(H-3)基礎上進行的。試驗是在海軍第一個裝備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的“超黃蜂”戰鬥機中隊執行的。採用新版本軟體(H-4E)還將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評估報告中表示,飛行員抱怨在飛機進行作戰機動時,雷達鎖定目標太慢。通常需要幾秒的時間,而不是飛行員所期望的幾分之一秒的時間。同時機內自檢(BIT)性能也不夠理想,不能正確報告硬體故障。到目前為止,已經對23個軟體問題進行了修改。

  D. 蓋迪斯上校認為,產生這些問題不足為怪,這些缺陷在去年6月份(2006)的就緒評審(readiness review)時即已提出,在7月份,就開始進行軟體的修改。修改後的軟體已在2006年12月份開始飛行試驗。

  評估報告中還指出,雷達在演示中表明它在對付重要的空中威脅目標的探測能力,如作用距離、解析度、電子戰能力和對目標的識別能力等方面都有巨大的進步。然而並未提到具體的數字。

  一位資深的五角大樓的專家透露,雷達的性能優異,足以探測到各類小型目標,如隱身的亞音速巡航導彈、並具有足夠的時間對其進行攻擊。專家還認為,裝備“超黃蜂”戰鬥機的AESA雷達的電子攻擊能力可以超過最新一代先進中距空對空導彈(AMRAAM)AIM-120的射程,估計可以大於100海裏。

  D. 蓋迪斯上校表示,今年夏天開始部署裝備有源相控陣 (AESA) 的“超黃蜂”戰鬥機中隊時,部分AESA的電子戰功能將會列入考核項目。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有更多的電子戰功能不斷增加進去。例如,將會把雷達警戒接收機以及防禦電子攻擊系統ALQ-214同AESA系統進行交聯。

  D. 蓋迪斯上校還認為,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戰術戰鬥機能夠如此完美的像裝備AESA雷達的“超黃蜂”戰鬥機那樣使空對空和空對地任務都同樣高效。至於F-22現在也還沒有完成空對地性能的開發。(來源:中國航空信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