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降兵堅持戰鬥力標準 安全連飛43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1 14:36:34  


中國伊爾-76正在空投裝甲車。(資料圖)
  “飛得穩、投得准、隨時能走、到處能降”,空降兵某航運團官兵堅持戰鬥力標準,努力探索訓練與安全協調發展之路,連續43年保持安全飛行。 

  這是一個普通的機械日。筆者走進機務維護一線看到:飛機擺放一條線,蒙布疊放一條線,工具放置一條線;機務人員統一著裝,統一佩戴標誌,統一集合講評,統一乘車進退場……機場一線工作井然有序,作風嚴謹。 

  過去,這個團曾發生過因工作作風不嚴謹而存在安全隱患的事:一名技術員不按電源車給飛機供電的規定,直接把電纜線接上戰機的電源接頭給飛機供電…… 

  沒有嚴謹的作風,哪來的安全保證?團黨委“一班人”從一件件小事中領悟到,要保證飛行安全必須嚴格規章制度。為此,他們從每一項制度落實抓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嚴格管理。 

  從日常作息、集合站隊、內務衛生嚴起,按照條令條例和部隊正規化建設的要求,一項一項抓落實。一次,剛當上機械員的一名新兵,在擦拭飛機過程中將洗滌汽油滴到飛機機輪上,士官機械師唐映興發現後對他進行了嚴肅的批評,一席話說得那名學兵低下了頭。 

  法規在心中,制度作保證。一個機械維護日,該團機務副團長李先友發現,機械師小李在試車前沒有讀試車卡片,違反了操作規程。結合這一典型問題,該團舉一反三地查找落實規章制度的漏洞,針對個別老同志用習慣代替制度導致發生“人為差錯”等現象,及時整頓機務人員鬆散的作風,幫助大家深刻認識到:高品質做好機務保障,就是對飛行安全負責,對飛行員生命負責,對部隊戰鬥力負責。 

  隨後,他們從提高人員素質入手抓保障品質,採取技術尖子傳幫帶、集中組織故障會診、定期組織排故競賽等形式,人人練就一手絕活;依據空軍《機務條例》和《機務維護規程》要求,將機務保障按專業、工作程式和不同時機分門別類,制定了“機務保障品質卡”,對人員、業務、技術和品質實施全程監控。 

  嚴謹的作風帶來的是安全的飛行。2003年隆冬,二中隊長葉繼國在對直接準備階段的飛機再次進行複檢時,看到飛機的螺旋槳下面有一點油漬,便爬上飛機仔細檢查,結果發現螺旋槳有些鬆動,原來螺旋槳保險螺帽已經失效,從而排除了一起飛行安全隱患。(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