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無線遙控驅飛鳥 中國戰機起降更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1 10:01:22  


中國空軍殲10戰機。(資料圖)
  科技進步讓戰鷹起降更安全。這兩篇來自基層的新聞說明同一個道理:積極謀求部隊建設安全發展,各級必須把科學預防、標本兼治作為安全發展的基本原則,提高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施安全防範的能力,創造性地抓好安全工作落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未雨綢繆、防微杜漸,牢牢掌握安全發展主動權。 

  6月19日,魯中某軍用機場塔臺內一片繁忙。一架架戰機呼嘯降落時,其降落資訊在“飛機著陸塔臺數位顯示系統”上一目了然。飛行指揮員根據這些資訊,及時指揮引導飛機安全著陸。 

  據飛行安全專家介紹,飛機起飛和降落時,均在超低空雷達盲區,通常是飛行中兩個最危險的階段。由空軍某通信修理所研製的“飛機著陸塔臺數位顯示系統”,較好地解決了飛機降落時指揮員“聽得見、看不到”的問題。它通過採集某型雷達信號,利用活動目標檢測技術和地物抵消技術讓飛機“顯影”,並對其進行跟蹤預測,然後將飛機目標的位置資訊傳輸至塔臺顯示,幫助塔臺指揮人員引導飛機正確著陸。 

  據該修理所所長孫祖勝介紹,這一系統採用數位化傳輸,抗干擾能力強,能同時顯示3架著陸飛機目標,還能自動保存飛行記錄,幫助飛行員自查著陸飛行姿態。據悉,該系統曾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事演習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已在全軍多個機場推廣應用。

  6月19日,在濟空航空兵某師飛行現場,記者目睹了由某場站自主研發的一種無線遙控驅鳥系統的神奇威力:一名值班參謀手持遙控器,對著跑道方向輕摁按鈕,約2000米外的一個遙控接收裝置立即向空中發射爆炸物,一陣爆響,鳥群飛散。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1萬次鳥撞飛機事件,國際航空聯合會已把鳥害升級為“A”類航空災難。 

  過去,我軍機場大多採用紮草人、拉粘鳥網、鳴槍告警等辦法驅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傳統的驅鳥辦法逐漸失效。為此,濟空某場站成立驅除鳥害科研小組,經過一年的攻關試驗,終於研製成功“無線遙控驅鳥系統”。 

  據主要研製人、場務連三級士官李國平介紹,這一系統由1台發射機和6個接收機組成,可根據需要多點放置和多管垂直發射。該系統主要有3個特點:一是具有隱蔽性和及時性,縮短了驅逐鳥害的時間,增大了空間;二是與人工驅鳥方式相比可節約大量人力;三是有利於環保。 

  據悉,這一系統目前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在我軍多個機場投入使用,使飛鳥撞擊飛機的風險大為降低。(來源:科技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