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揭秘美國空軍F-117A隱身攻擊機中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7 11:53:44  


美國空軍F-117A雙機編隊巡航。
  F一117A服役:飛行員百裏挑一,聯隊編號死而復生

  1980年,F一117A隱身戰鬥機飛行員選拔工作正式開始,按照當時美國空軍提出的要求,參與選拔的飛行員必須有1000小時以上的噴氣戰鬥機駕駛經驗。當美國軍方將所有的選拔條件公佈於眾之後,來自美國空軍戰鬥攻擊機部隊的飛行員便紛紛前來應徵,這些飛行員絕大部分都是上尉以上軍銜,並且具有駕駛F-4、F一111以及A一10等機種的豐富經驗。1982年,選拔出來的第一批飛行員正式加入37戰術戰鬥機聯隊(該聯隊的前身是4450戰術航空中隊).這批飛行員接到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制定一套F一117A訓練計劃。

  而對於這些被選中的飛行員來說,最困難的也是最難以理解的事情,就是他們一開始接受的就是F一117A夜間飛行訓練。而白天的飛行訓練從來都沒有進行過.所以一到白天,這些飛行員就只能悶在基地裏接受枯燥的理論訓練。這種奇怪的訓練模式也是處於保密的需要,為了防止被外界知曉,只有格魯姆湖的F-117A才進行白天訓練,而其他地方的F一117A只能進行夜間飛行訓練。

  設計之初,F-117A的首要作用被限定為配合“三角洲部隊”這類的美國特種作戰力量執行秘密打擊任務。由於該機具有隱身飛行能力,所以它可以在敵方防空力量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飛抵目標,使“三角洲部隊”等特種部隊具有先敵突然打擊能力。此外,它的其他主要任務還包括精確打擊敵方高價值目標,以及防空火力密集的目標區域。由上述任務設計可以推測,美國軍方從來沒有想過在戰場上大量使用F一117A執行任務,而更偏重在夜間使用一架飛機對單個目標進行打擊,這也是該機全身為什麼被塗上黑色的原因之一。

  1982年中期,第一批具備執行任務能力的F一117A飛行員正式加入4450戰術航空中隊。雖然4450的編制在當時只是一個航空中隊,但是隨著F一117A產量的增加,該中隊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一年內從一個中隊擴編為兩個中隊,即飛行A中隊和飛行B中隊,兩個中隊的綽號分別為“夜行者”(Nightstalkers)和“死神”(Grim Reapers)。1 989年10月,原本部署在加利福尼亞州喬治空軍基地的37戰術戰鬥機聯隊被解散,之後不久,該聯隊又重新組建,轉而成了F一117A隱身戰鬥機聯隊,美國軍方這麼做的目的也是為了掩人耳目。新組建的37戰術戰鬥機聯隊下轄3個作戰中隊,分別是415、416、417戰術戰鬥機中隊,除了訓練中隊之外,每個作戰中隊裝備18架F一117A隱身戰鬥機.而訓練中隊的裝備數量大約為6~10架,除此之外,還有10~11架飛機處於封存狀態,以彌補未來可能的戰鬥損失。

  由於當時F-117A的服役和訓練都非常隱秘所以被選中的飛行員一周內每天都要從拉斯維加斯通勤到內利斯空軍基地。,根據訓練安排.每週一的夜間訓練強度相對較小,而週二到週四3天的訓練強度較大,每個飛行員都要完成2個起落的飛行訓練,而週五則是進行攻擊戰術演練,在內利斯空軍基地掛著這樣一條標語:訓練的哨聲就是戰時的命令,這也是F一117A飛行員訓練時總結的。對所有被選中的飛行員來說,F一117A的飛行訓練並不是一件難事,但是每次訓練的時間都要持續99分鐘,F一117A也因此在夜間飛遍了美國西部。

  自從F一117A隱身飛機進入實戰部署之後,37戰術戰鬥機聯隊就形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隔一定時間就會選出5~6架飛機作為“先遣攻擊任務機”,隨時接到命令,隨時都能起飛執行任務,這些飛機通常都處於最好的保養狀態,最新的設備和系統也都最先應用到這些飛機上,因為這些飛機隨時都面臨著作戰任務。美國軍方認為,作為一種任務突然性很強的飛機.5~6架F一117A隱身飛機足以應對大部分的夜間攻擊任務,如果實在不行,其他的隱身飛機也可以在48~72小時內完成戰場部署。

  1991年1月15日,在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展開針對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之前,美國《航空週刊》雜誌刊登了一條消息,大致內容就是美國空軍要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重開F-117A隱身戰鬥機生產線,至少再為空軍製造一個中隊的隱身戰鬥機。儘管後來證實這個消息並不真實,但是從另一側面也反映出了美國空軍對F-117A隱身戰鬥機的倚重。因為在這之前,F一117A在巴拿馬上空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