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軍報:二炮新跨越 有“點穴”之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2 16:53:43  


二炮裝備的三型導彈。(資料圖)
  夏日的戈壁荒原,熱浪滾滾。
  
  第二炮兵某基地一場信息化條件下的導彈對抗演練硝烟正濃。反情報偵察、抗電子幹擾、破網絡襲擊……面對不良天候和“信息化藍軍”的高技術襲擾,官兵們隱蔽實施作戰准備、突然發起火力突擊、快速實施波次轉換,以一次次精確的發射再次證實,我戰略導彈部隊複雜條件下導彈突擊能力已實現新的跨越。
  
  共和國利劍隨時出鞘
  
  揚眉劍出鞘,揮戈天地驚!
  
  站在茫茫的戈壁灘上,某基地領導欣喜地告訴記者:近5年來他們發射的數十枚導彈,精確率達到100%,外國媒體稱他們的導彈具有“點穴”之功。
  
  導彈發射程序繁雜、條件苛刻,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如何使導彈發射從“概略瞄准”變成精確打擊?讓我們一起領略這支雄師勁旅是如何書寫輝煌的!
  
  盛夏的西部高原,高溫灼人,爲了取得高溫下導彈發射數據,“馭劍”人頂著40℃的高溫,在烈日下進行操作訓練;嚴寒下的東北平原,滴水成冰,爲了讓“神劍”在雪野上騰飛,他們向嚴寒發起挑戰,專與惡劣的天候對抗。經過不懈努力,取得高溫、低溫、大風、淋雨、公路顛簸等條件下的上萬組導彈發射數據。
  
  複雜氣象條件下的導彈發射,是對導彈部隊最嚴格的檢驗。雨夜,某發射場烏雲密布,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導彈號手迅速奔向戰位。馬達轟鳴,導彈起竪,測試瞄准,准備發射。
  
  “10、9、8、7……點火——”隨著一聲聲撼天動地的轟鳴,一枚枚“神劍”拔地而起,直刺蒼穹。這只是我戰略導彈部隊導彈突擊能力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他們積極適應建設信息化部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新要求,訓練難度不斷加大,已兩次向東海、南海海域進行導彈發射訓練,用裂空的閃電、撼地的驚雷向世人宣告:共和國的利劍隨時能出鞘禦敵!
  
  一次次錘煉羽翼漸豐
  
  從戈壁高原到塞外山穀,從深山密林到荒野大漠,如今,我戰略導彈部隊一支支導彈勁旅征戰南北,在一次次錘煉中羽翼漸豐——

  從“擇機發射”到“隨機發射”。過去,科技密集、造價昂貴的戰略導彈,像一個個深藏閨中的“嬌小姐”,訓練選氣象,發射等“窗口”。如今,他們通過加强與氣象、測地、通信、防化、修理、化驗等保障要素的協同訓練,廣泛開展微光操作、减員操作、雨雪發射等實戰化訓練,已成功突破了風雲雷電等氣象“禁區”,告別了“靠天吃飯”的日子。“導彈自動化測試系統”的研制成功,使測試技術跨入先進行列;“大型指揮自動化系統”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戰略導彈部隊的“中軍帳”日趨現代化;“作戰陣地人員生存保障”系列成果的應用,對提高戰略導彈部隊反擊作戰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從“固定發射”到“機動發射”。過去導彈靜臥深山,發射准備時間長,機動困難。隨著戰爭樣式的轉變,第二炮兵部隊强烈地意識到,原地不動的“陣地戰”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戰爭,要想贏得戰爭主動權,必須提高部隊遠距離跨區機動作戰能力。從上個世紀末開始,跨區機動訓練在戰略導彈部隊全面展開,一支支導彈勁旅開始奔襲于千里疆土之間。如今,他們又通過“附加”、“嵌入”等方式,使導彈發射車增加了定位、定向、測距、測速等新功能,通過科學組織導彈連續測試、導彈快速轉載等科目訓練,不管是在崇山峻嶺還是大漠戈壁,不論是在北部密林還是在南方雨林,發射車拉起導彈就可以在簡易路上奔馳,到預定發射點位後,支起架子就可以發射,真正實現了全方位突擊。
  
  從“和平環境”到“戰場環境”。經過多年的開發研制,一個集“導調指揮、戰場仿真、監測評估、訓練管理、綜合保障”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作戰實驗室”,在第二炮兵指揮學院建成。初春時節,一場“導彈戰”在這座龐大的“作戰實驗室”打響。“紅藍”軍指揮所指揮員根據戰場發展態勢,果斷下達作戰命令,“紅藍”兩軍在虛擬戰場上鬥智鬥勇。擔任各種角色的學員完全將自己置身到“戰場”之中,好一個真實的戰鬥場景!這個多功能實驗室的建成,標志第二炮兵的訓練從“和平環境”到“戰場環境”的轉型徹底完成,標志我戰略導彈部隊基層指揮員的訓練從過去的“考出去”徹底向“打出去”轉軌。

  信息化“戰場”書寫合格答卷
  
  塞外山穀,一場“導彈戰”正在進行。
  
  面對“藍軍”的精確打擊、網絡攻擊和光電襲擾,某基地官兵采取立體偵察、全域遮斷、電磁迷盲等手段,很快使“藍軍”部隊陷入通信聯絡中斷、指揮系統癱瘓的窘境。
  
  某訓練基地“藍軍”隊員張建偉感慨地說,5年前制造戰場環境,人手一個發烟罐,扔在“紅軍”導彈陣地上就算實施幹擾。現在的“藍軍”可神氣了,駕馭的是集電磁、雷達、激光等高技術于一體的戰場環境模擬車,操作的是含“芯”量極高的精確制導武器模擬系統和激光模擬精確打擊系統。盡管他們對“紅軍”實施了“百般刁難”,可仍然難以阻止“紅軍”的攻擊。
  
  未來信息化戰場,處處是數字科技的無聲較量。近年來,第二炮兵積極適應現代戰場要求,從技術訓練模擬向指揮訓練模擬發展,從各要素分散訓練向全系統集成訓練發展,從簡單戰場環境下訓練向複雜戰場環境下體系對抗訓練發展。通過複雜環境下的指揮决策訓練、突發情况下的應變訓練、對抗條件下的戰鬥發射訓練、實戰背景下的技術保障訓練,使部隊指揮控制能力、快速反應能力、戰鬥發射能力、生存防護能力和綜合保障能力全面提高。
  
  走進今日戰略導彈部隊演兵場,波譎雲詭、變幻莫測的實戰景象,令人眼界大開。天上衛星巡游,空中戰機飛馳,地面雷達跟踪,面對“藍軍”大規模的激光打擊和網絡攻擊,我導彈勁旅沉著應戰,反制“敵”激光精確打擊,突破“敵”偵察監視,阻擋“敵”網絡攻擊,隱蔽實施作戰准備、突然發起火力突擊、快速實施波次轉換,在信息化“戰場”上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的答卷。(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