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經濟衝擊世界利弊多人評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1 02:11:56  


  中評社溫哥華8月20日電/ 很多分析人士都說,中國迅速增長的經濟實力正在改變整個世界的貿易模式。有些人批評中國的貿易和貨幣政策令人不安,但是也有一些人爭辯說,中國的崛起不論是對工業化國家來說還是對世界上一些比較落後的地區來說,通常都是有好處的。

  據VOA News報道,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裏,中國維持了平均9.5%的增長速度。根據一些估計,它的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中國現在擁有1萬3千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世界上最多的。它是世界上第三大貿易國,仍然是吸引外國投資最多的國家。由於中國的就業人數每年增加2500萬,很多分析人士衡量中國的崛起時往往把它看作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中國每年增加這麼多就業人數,相當於每年給世界經濟增加一個中等的工業化國家。

  *造成新的國際分工*

  以促進國際政治和經濟合作為宗旨的斯坦利基金會的經濟學家謝弗爾說,中國的崛起引發了全球新的分工,結果有好有壞。謝弗爾說:“中國巨大的勞工市場對貿易模式的改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已經看到不同產品產地上所發生的改變。我們看到,美國、歐洲和日本更多地集中生產高科技和非常專業化的產品,這給這些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很多種製造業、處於經濟發展鏈上比較低的產品的生產轉移到中國。我們現在經歷的是一個混亂的經濟重組過程。因為很難確切地知道今後的發展方向,所以引起了一些人的憂慮。”為了維持巨大的增長,中國不得不購買大量的礦產品。中國佔全球經濟的5%,但是它每年消耗全球20%的鋁和銅,大約30%的鋼材、鐵礦和煤炭以及45%的水泥。

  *廣進資源 造福多國*

  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家羅納德.麥金農說,中國對資源的巨大胃口給很多國家帶來了好處。麥金農說:“它已經使東亞國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它在全球市場上對初級產品的購買給拉美帶來了實惠。像智利、阿根廷和巴西這些國家正在大量向中國出口原材料。因此我們看到拉美最近沒有出現任何經濟危機。”

  *影響全球借貸模式*

  麥金農補充說,中國的財富也在影響全球的借貸模式。他說,與世界銀行不同,北京一直在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情況下給發展中國家提供相當大數量的信貸。麥金農說:“他們的借貸在政治上更加中立。他們在那裏修建道路、發電廠和新的港口,因為他們希望得到原材料。他們不過問當地政府的政治。這就是為什麼非洲人不介意中國的投資而且對中國的投資要比很多西方政府的投資感到更加舒服。”

  但是,美國和歐洲對中國的政策卻持批評態度。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政府針對中國的出口補貼和盜版行為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並宣佈對一些中國產品徵收10%到20%的關稅。華盛頓還加大了要求北京讓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他們說,中國貨幣價格的低估以及低成本的勞力使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獲得不公平的優勢。通過人為地壓低人民幣兌美元的比值,中國的出口產品對於美國的消費者來說就更加便宜,而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產品就更加昂貴,使美國本來已經惡化的貿易赤字更加糟糕,也給美國經濟帶來不穩定。

  一些專家說,人民幣兌美元的幣值應該至少增加40%。華盛頓的智囊機構經濟戰略研究所的總裁克萊德.普雷斯托維茨說,中國與美國令人不安的貿易順差去年達到了2330億美元,幾乎佔美國貿易赤字總量的30%。他指出,北京的政策與包括日本在內的大多數東亞國家是一樣的。

  普雷斯托維茨說:“日本、中國、南韓、台灣和新加坡都追求出口導向的策略。他們都對他們本國的貨幣進行管理來使它們低於實際的價值。他們都在維持50%這樣的高儲蓄率,對出口工業進行大量的投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對美國的出口來促進經濟的增長。”

  *貿易順差最終對美國有利*

  斯坦利基金會的謝弗爾認為,中國對美國日益擴大的貿易順差最終也會對美國有利。謝弗爾說:“假如說泰國一家生產出口到美國的低成本產品的公司由於中國的製造成本更加低廉而把它的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的話,這對美國市場並沒有負面的影響,因為這些工作機會本來就不在美國。但是由於進入美國的產品現在更加便宜,這對美國的消費者是有好處的。”

  謝弗爾說,在與中國做生意的時候,很難說誰是贏家誰是輸家。謝弗爾說:“例如,當你談論在中國生產產品的美國公司或是跨國公司時,這是中國人佔優勢還是某一個公司的利益佔優勢呢?如果美國獲得好處,不管是中國繼續支撐我們的預算赤字還是給美國的消費者提供更廉價的產品,那麼這是美國的優勢還是中國的優勢呢?這比誰佔上風誰佔下風要更為複雜。”

  *污染損失相當於GDP的5.8%*

  中國超高速發展的經濟造成的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它給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帶來的環境破壞和污染。水污染以及乾凈飲用水的缺乏是中國面臨的一些最嚴重的問題。中國很多運河、河流和湖泊都受到農業、工業和生活的嚴重污染。估計20%的中國人生活在受到嚴重污染的地區。

  根據中國政府的計算,2004年,污染造成的後果損耗了670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3%。據世界銀行統計,污染每年給中國帶來的損失相當於5.8%的國內生產總值。儘管如此,很多專家說,隨著中國龐大人口長期被壓抑的需求逐步放開,內需會逐步增加,推動中國經濟在今後的幾十年中繼續保持高速的增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