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布什爲伊戰辯解:美軍撤離會帶來更大灾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8 11:24:50  


7月24日,美國總統布什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的一個空軍基地發表講話。
  中評社香港8月28日電/人民日報華盛頓報道,自美軍在伊拉克陷入困境以來,美國和世界輿論就開始將這場戰爭與越戰進行類比。但布什總統對此則一直諱莫如深,避免將兩者相提幷論。出人意表的是,日前布什突然一反常態,在美國海外戰爭老兵全國大會上反而大談美國在亞洲的幾場戰爭,尤其是越戰的教訓。 

  人們憶及越戰,無非有三層因由:一是認爲美國發動伊戰是好了傷疤忘了痛;二是指美軍可能陷于伊戰泥潭之中,難以自拔;三是認定伊戰將成爲社會關注的熱點和大選辯論的主題。這些似都正在演變爲現實。布什總統對這種類比一直是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面對越來越强烈的反戰輿論與民意,面對伊戰給共和黨帶來極爲不利的大選形勢,布什總統又無計逃避這一話題。因此,他才决意采取以攻爲守的策略,主動打出了這張越戰牌。布什是這樣總結越戰教訓的:“那時與現在一樣。人們爭論說,真正的問題是美國(在那里的)的存在,只要我們撤出,屠殺就結束了。”接著,他就以美軍從越南撤退爲例,指出美軍的撤離只會帶來更大的灾難性後果,會讓數以百萬計的難民付出慘痛的代價。 

  但布什沒想到的是,此論一出,輿論大嘩。民主黨參院領袖里德立即指出,伊拉克戰爭完全是一場由總統誤導而陷進的戰爭。《紐約時報》當日發表的新聞分析引述說,“曆史學家們質疑布什對越戰教訓的解讀”;《洛杉磯時報》的署名文章指出,布什總統的邏輯根本就“說服不了幾個人”。《華盛頓郵報》署名評論的標題是“布什的越南錯誤”,評論開篇就不客氣:“當鋌而走險的總統詮釋鋌而走險的邏輯時,更會讓人們重新注意到他們的鋌而走險……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最顯著的類比當然是:如同越南一樣,(美國在伊拉克)正遭遇失敗。”文章指出,布什的類比昭示的是,當美國的卷入對美國的社會結構和國家凝聚力構成威脅時,它就無法再堅持下去了。不少專家和曆史學者們還同時指出:如果不是美國擴大戰火,悲劇根本就不會發生;事實也證明,今天統一而穩定的越南幷沒有像美國當年宣稱的那樣對美國構成任何威脅。 

  其實,布什也是用心良苦,他是想爲堅持伊拉克戰爭做出辯解,爲不肯早些撤軍尋找借口,試圖讓反戰越來越强烈的美國選民們耐下心來,等待著美國將伊拉克改造成中東的民主榜樣和反恐盟友。爲此,他在講話中還大談了對日本和韓國的占領如何讓宿敵變成美國的盟友。但日韓兩國作爲單一民族國家,幷沒有不同民族間的宿怨和不同教派間的仇恨,與伊拉克完全不同,美國占領軍在日本和韓國不曾因占領而面臨傷亡。

  還有評論指出,盡管布什在後來的講話中對伊拉克總理馬利基表示了支持,但在此前的講話中,他也暗含威脅地表示:如果不能對人民的要求做出回應,伊拉克人民有權更換他。在這一點上,輿論也做了類比,幷警告布什政府不可將馬利基當成解决伊拉克困境的替罪羔羊。越南戰爭失敗的一個教訓就是,在美國的主使下,南越政權走馬燈似地被頻頻更換,其結果是局勢每况愈下,越來越糟。輿論指出,伊拉克問題的根子不在馬利基本人,而在于美國政府的錯誤戰略與决策,是到了美國政府自己改弦更張的時候了。 

  布什總統的講話似乎表明,美國之所以發動了這場伊拉克戰爭,正是因爲幷沒有認真反思越戰錯誤,或反而從錯誤的角度總結了越戰教訓。令人憂慮的是,如果美國真的按照這一錯誤邏輯走下去,那極可能將美國導向更多的戰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