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英軍撤出巴士拉市區 不得已的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4 15:40:38  


英軍2日將駐扎在伊拉克巴士拉宮殿的約500名士兵撤到了駐有5000名英軍的巴士拉機場軍事基地。這次撤軍是一次小規模的撤軍,但又是一次“具有象征意義”的撤軍。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人民日報倫敦9月3日報道,英軍2日將駐扎在伊拉克巴士拉宮殿的約500名士兵撤到了駐有5000名英軍的巴士拉機場軍事基地。這次撤軍是一次小規模的撤軍,但又是一次“具有象征意義”的撤軍。過去一年,英國駐伊軍隊將伊南部3個省的控制權先後交給伊拉克安全部隊管理,巴士拉省是英國軍隊控制的最後一個省份。如今從巴士拉宮殿撤出標志著英軍從伊拉克所有城市中心地區撤出。

  據報道,英國駐伊部隊目前一方面加緊訓練伊拉克安全部隊,一方面保衛科威特通往伊拉克的供應綫,但仍然承擔“觀察”的角色,如果伊拉克南部局勢出現大亂,在伊方的請求下,英國軍隊還有再度進行幹預的可能。

  但是,綜合各方面情况來看,英軍的這次舉動决不是一次簡單意義上的戰術撤軍。

  首先,這次撤軍是一次不得已的選擇。英軍駐扎伊拉克南部4年,既沒有給當地帶來穩定的政局,更沒有讓當地人民享受到正常的生活。英軍還往往成爲武裝分子的襲擊對象,至今已有169名英軍士兵喪生。英國《獨立報》一位軍事專家就毫不客氣地評論說,英國駐軍伊拉克是“絕對的失敗”。也許正是爲了糾正這種失敗的幹預政策,英國方面才做出了逐步撤軍、將控制權移交給伊拉克人的决定。

  其次,這次撤軍是布朗政府的“脫身之計”。英國新首相布朗自6月底上台以來,一直專注于國內事務,在處理恐怖事件、洪澇灾害等突發事件中表現冷靜而果敢,頗得民心。如今棘手的問題有所緩解,該是著手解决伊拉克問題的時候了。

  其實,英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的“鶏肋”之說早已有之,前首相布萊爾不得已下台,很大程度上就是伊拉克政策不得人心所致。布朗上台後必須吸取布萊爾時代的教訓,逐步采取措施將伊南部的控制權移交伊方和國際社會。用布朗的話說,“這是讓英國軍人早日脫離危險、返回祖國的開始”。

  另外,從英國國內政治角度來看,在野的保守黨、自民黨都傾向于支持盡快撤軍,英國百姓早已厭戰,布朗不得不爲下届大選多加考慮,盡快甩掉伊拉克問題這個燙手山芋無疑是上上之策。

  最後,這次撤軍是英國與美國對伊政策“出現分裂的真正開始”。盡管布朗聲稱這次撤軍是“有計劃、有組織的”,英國國防部聲明也暗示撤軍行動得到過美國的同意。但種種迹象表明,英國在伊拉克問題上與美國不再是“一條心”。

  前不久,布朗政府的兩位重量級官員明確批評美國的伊拉克政策。近日又有兩名英國退役將軍再度對美嚴辭相向:在伊拉克戰爭開打時出任英國陸軍總參謀長的杰克遜將軍就稱美國的政策已經是“智力破産”;曾經參與制訂伊拉克戰後計劃的克羅斯少將則說,美國對伊政策存在“致命缺陷”。

  現如今,美對伊拉克政策還沒有出現明顯的松動,布朗政府已著手逐步脫身。英國媒體報道說,英國幾周之內可能會將駐伊軍力减少到5000人,今年秋天將巴士拉省的控制權全部移交伊方,最後只留2000人的駐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