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南都:醜聞頻發,安倍深陷信任危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7 12:00:34  


  中評社香港9月7日電/8月27日,在民怨沸騰之中,旨在從參院選舉敗北的廢墟上重新崛起,還國民以清明政治的日相安倍改組了內閣。但旋即爆出農相遠藤武彥曾以自任領導的農協組織的名義冒領保險金的醜聞,上任剛滿一周的遠藤成為安倍政權成立以來第5名中途退場者。

  南方都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屋漏偏逢連夜雨,樹欲靜而風不止:遠藤辭職事件的負面影響尚未完全消除,環境相鴨下一郎日前又被爆出政治資金不透明問題。而就在昨天,新任農相若林正彥因同樣問題遭遇媒體質疑。據日媒體報道,負責管理鴨下政治資金的機構在其政治資金收支報告中有記錄不相符之處,其中,800萬日元的資金去向不明。對此,鴨下本人的解釋是“記錄失誤”,而其資金管理機構也無法作出合理的說明。退一步說,即使真是單純的“記錄失誤”,但導致多達800萬日元收支不平衡的記錄本身,足以構成“虛偽記賬”,已然違反了《政治資金規正法》。況且,究竟能否認定為單純的“記錄失誤”,還有待進一步調查。無論如何,結果肯定不會是把“記錄失誤”加以訂正便完事大吉的——政治家要承擔責任。而若林正彥儘管否認了媒體的質疑,但相信也不會因此輕鬆。

  社論說,日本的政黨政治主要靠政治獻金來運作,除日本共產黨(日共以不接受政治獻金,經費全部來源於黨員繳納的黨費和機關報《赤旗》的發行、廣告收入而著稱)之外,每年流入各大政黨的稅金總額在300億日元以上。因政治獻金可不納稅,而其中相當部分充當了政治家個人的活動經費,所以對政治獻金的法律監管歷來相當嚴格。但因立法本身的缺陷及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仍有較大的漏洞,成為黑金氾濫的溫床。安倍內閣組建不滿一年,栽在政治黑金上的閣僚已是“前仆後繼”。

  7月底的參院選舉,安倍領導的自民黨慘敗,參院主導權讓位給了民主黨。雖然暫時保住了政權,但黨內外要求其“退陣”以承擔責任的聲浪至今不絕於耳。安倍痛定思痛,汲取“遇人不淑”的教訓,徹底改組內閣,不僅脫去了此前為國民廣為詬病的“哥們義氣”色彩,而且對諸如口無遮攔、易惹言禍者等問題閣僚也作了調整。尤其對國民切齒痛恨的黑金政治頑症,安倍施行了外科手術式的清算。為此,不惜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發動了一場黨內人人過關的“搶救運動”。

  沒料到,本以為萬無一失的改造內閣甫一亮相,不出10天便“夭折”一名,另一名的“下課”很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不僅如此,實際狀況更為不妙:少子擔當相上川陽子在“搶救運動”中提交的資產報告書,因有借貸金記載漏項,不得不在訂正之後提交了補充報告書;因把虛構的會議費作為活動經費報賬,阪本由紀子外務政務官(相當於副外相)辭職;雖非現任閣僚,此前曾出任過農相的玉澤德一竟把同一張發票的日期更改後,如法炮製提交了5份,導致政治活動經費多重記賬問題而被迫退黨……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僅反映出首相官邸審查能力不足等弊端,而且令國民不得不把審視、質疑的視線投向了日本政黨政治制度本身。如此之多的政府閣僚、黨內高官紛紛陷入黑金泥淖,能規範理財,合法運用政治資金的政治家在執政黨中到底有多少?對安倍來說,比醜聞更加致命的,是這種深刻的不信任。

  已鹹魚翻生、執參院牛耳的最大在野黨民主黨當然不會放過這一切。鑒於執政黨出現的問題,民主黨黨魁小澤一郎已放出狠話,要把即將召開的臨時國會變成國民“稅金濫用問題一掃而空的國會”,表達了在野黨志在清算自民政治,重建民主新體制的堅強決心。除此之外,包括在參院通過首相問責決議案、發動國政調查權等極端措施在內,民主黨將不惜一切代價,誓死追究自民党的黑金醜聞責任,直到實現政權更替的那一天。

  社論認為,在相當程度上褪去了所謂“美麗國家”的“安倍色”的改造內閣剛剛起步,本來肩負著重建財政、將改革進行到底的重任,卻因接二連三的黑金醜聞而損兵折將,不但延誤改革的大好時機,而且初步呈現引發政壇多米諾效應導致自民黨政權崩潰的可能性。對此,安倍如何措手,以渡此劫,日本和國際社會將拭目以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