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軍“鷹巢計劃”覆蓋亞太 偵察敏感目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9 09:35:55  


美國“全球鷹”無人機空中飛行。(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一旦“鷹巢計劃”得以順利展開,美軍的“全球鷹”偵察中隊將能覆蓋亞太地區的絕大多數敏感目標。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稱,美太平洋司令部有關人士10月3日透露,美國已就共同使用 “全球鷹”無人偵察機的問題,探詢了亞太地區11個國家的意見。如果該構想得以實現,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情報搜集能力將實現大幅加强。

  “鷹巢計劃”覆蓋亞太

  據了解,美方希望最早于明年4月與有關國家在夏威夷召開會議,隨後就會在相關國家著手建設“全球鷹”無人偵察機的起降和情報分析基地。包括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在內的11個亞太地區國家受到邀請,但這其中幷不包括中國。

  實際上,從2006年開始,美軍就提出了擴大“全球鷹”等高性能偵察機的部署範圍,以提高美軍對關鍵地域的信息感知和情報控制能力的構想,其中亞太地區、波斯灣地區成爲“鷹巢計劃”首批建設的重點。

  按照計劃,日美兩國已經于去年年底正式簽署了《地理空間情報合作官方文件》,准備在沖繩等駐日基地部署“全球鷹”、“捕食者”等多種無人偵察機和預警機。今年3月,美國空軍開始游說韓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加入“鷹巢計劃”,討論的重點是在這些地區建立“全球鷹”以及MQ-1/RQ-1捕食者系列無人偵察機發射、指揮與回收基地的可能。

  與此同時,關島安德森基地的“全球鷹”配套設施和相關建設准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2009年之前,美國空軍將在安德森基地永久部署兩架“全球鷹”,然後在2013年左右增加到7至10架。一旦“鷹巢計劃”得以順利展開,美軍的“全球鷹”偵察中隊最終將能够覆蓋亞太地區的絕大多數敏感目標。

  美立體偵察能力大幅提升

  早在2005年,美國太平洋戰區空軍司令赫斯特就提出,“全球鷹”由關島基地起飛,到達日本海或中國東海後只能執行16小時的偵察任務,飛往馬六甲海峽只能執行12小時的偵察任務。美國空軍應該討論將無人機的發射和回收設備部署在澳大利亞北部、新加坡和印度的可能性。

  通過覆蓋亞太地區的“鷹巢計劃”,美軍將實現“全球鷹”與航天偵察衛星的互補,從而最大範圍地克服自然條件的限制,達到全天候、全天時的立體偵察效果,使美軍全面掌握亞太地區的第一手情報。

  冷戰結束後,美軍逐漸淡出了菲律賓、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的軍事存在,與日韓基地群相比,美軍對南海及馬六甲海峽附近海域的監視和控制能力顯得相對薄弱。因此,在短期內難以重建東南亞基地群的情况下,通過“鷹巢計劃”首先實現對該地區的情報控制,對美軍而言意義重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