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媒:次按帶來新機遇 中國可在三年內趕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0 15:55:16  


近年中美被譽為拉動世界經濟的兩個火車頭,但自去年末美國經濟的疲態漸露,提供了中國一個發展的大好機會。
  中評社香港10月10日電/在新形勢下,中國必須善於應對新挑戰和掌握新商機。在外貿上,要更有計劃地通過投資開拓市場,全面抗擊保護主義浪潮。還要用好資源商品的最高增長市場這張王牌,強化與供應國的有關合作,並以商品貿易帶動其他領域,來開展更全面的合作。在資金上,則要處理好及用好回避風險的資金流入。而在向外投資上,則要善於避險和選擇優質項目。總之,要在外來衝擊前站穩陣腳,並利用機遇加快發展,但為此必須制訂新的發展戰略思路。

  據香港商報今日報導,8月金融風暴引發全球市場震盪,世界經濟亦從此出現新格局。近年中美被譽為拉動世界經濟的兩個火車頭,但自去年末美國經濟疲態漸露,最近更受次按問題衝擊,衰退的機率大增,可謂自顧不暇,不能更好地再扮演火車頭角色。而作為另一個火車頭的中國,地位自然更重要。這種新形勢,也給中國崛起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

  中美此消彼長

  世界經濟新格局的特點是中美經濟一冷一熱各走極端,形成此消彼長之勢。美國經濟增長在次季達到4%後,可說已成強弩之末,今後增長將在2%之下,市場主流意見認為出現衰退的機會已增至三成多。美元近期在大貶值下亦已創出歷史新低。另一方面,中國受金融風暴的影響輕微,經濟增長維持在11%高位,CPI亦隨之上升,不少人擔心增長會由偏快轉為過熱,而人民幣在升值中兌美元迭創新高。由於中美經濟走勢背向,因此宏調政策亦自迥然不同,美國要放寬要減息,中國則要收緊要加息。

  美國經濟若進入較長時間的深度調整,將令中美間經濟規模及實力上的差距加快縮小。按最新的購買力平價資料計算,中國GDP有望在2010年前後與美國拉平,現在經歷風暴洗禮後,還可能稍為提前。更為重要者是,這次美國的調整還有巨大的國際影響:美國在全球金融、貨幣及經濟上的龍頭地位將被削弱,對國際財經的主導角色隨之下降,從而加快了世界政經格局由單極向多極過渡,這樣對中國也有利,美國干擾中國崛起的能力將大減。

  在全球主要經濟中,中國一枝獨秀的格局將更為明顯。除美國情況轉壞外,日本經濟有放慢及重陷 通縮之險,歐洲(包括英國)受風暴衝擊頗重,增長將會降低,人們對經濟前景信心亦下降,原來的加息計畫將要改變。中國崛起也是全球新興經濟陣營冒興的重要一環:近年全球經濟出現了發達國比重下降,而新興經濟比重上升的變化。由於新興經濟受金融風暴衝擊較小而增長動力更佳,故其比重上升之勢今後將會加快,進一步推動世界經濟格局的重組。

  近期國際上關於世界經濟與美國經濟脫恥的討論日多,意指世界發展對美國的依賴漸少,美國不景氣的國際影響亦在下降,主要原因是美國所占的國際貿易及投資比重下降。以亞洲為例,內部貿易已由1980年的25%增至現時的近五成,令區內自我推動發展的能力大增。同時,新興經濟已漸成貿易增長及資金出口的生力軍,油國及東亞各國外匯儲備日豐,成了新興的資本淨出口來源區,反而美國作為淨負債國正越陷越深,去年更首次出現投資赤字逾70億美元,表示外人在美投資的回報已超過美國在海外投資的回報。新興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增強了對抗美國衰退負面影響的能力,也為中國減少依賴美國市場,和開展對外經貿多元化等,提供有利的國際大環境。

  須制訂新發展戰略思路

  上述種種都給中國帶來了新的地緣戰略機遇。

  首先是西方尤其美國,對華實行政經遏制的可能性有所降低。中國實力日強,令各國都要更珍惜與 中國的經貿關係,而減少敵對行動。最近日本前首相安倍力圖組建美日澳印聯盟包圍中國,但反應並不熱烈。美日澳在亞太會議期間進行會商時,亦明言並非針對中國。作為美國親密盟友的澳洲,更聲稱該國對華政策是交往而非圍堵。風暴後,中國成了世界經濟的主要火車頭,乃全球希望所在,敵視中國的策略或方案更難有市場。

  其次是中國還可主動地聯合其他新興國家,推動國際經貿秩序的改革,使由原來有利於西方的格局,轉為更有利於中國及發展中國家的格局。

  在新形勢下,中國必須善於應對新挑戰和掌握新商機。在外貿上,要更有計劃地通過投資開拓市場,全面抗擊保護主義浪潮。還要用好資源商品的最高增長市場這張王牌,強化與供應國的有關合作,並以商品貿易帶動其他領域,來開展更全面的合作。在資金上,則要處理好及用好回避風險的資金流入。而在向外投資上,則要善於避險和選擇優質項目。總之,要在外來衝擊前站穩陣腳,並利用機遇加快發展,但為此必須制訂新的發展戰略思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