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韓國最新型噴水推進高速導彈攻擊艇性能解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9 16:39:46  


2007年6月28號,韓國最新型導彈艇——PKG型導彈艇首艇在蔚山現代重工造船廠下水。
  2007年6月28日上午,韓國最新型導彈艇——PKG型導彈艇首艇在蔚山現代重工造船廠下水。爲紀念于2002年與朝鮮海軍在黃海海上沖突(韓國方面稱其爲“西海事件”)中陣亡的護衛艇艇長尹永夏少校,韓國海軍特將該艇命名爲“尹永夏”號。由于該艇與前不久下水的KDX一3型大型驅逐艦“世宗大王”號在同一船廠下水,且下水後停泊的泊位也非常接近,于是一些韓國媒體將“尹永夏”級導彈艇與“世宗大王”號幷稱爲“韓國海軍今年下水的兩大重要戰艦”。另一方面,“尹永夏”級導彈艇的下水也使得東亞三個主要國家都擁有了噴水推進高速導彈攻擊艇。而且,“尹永夏”級還是其中噸位最大、火力最强的型號。那麽,“尹永夏”級導彈艇的性能究竟如何?筆者在此通過本文對其作一個簡單的解析。

  快艇之路

  韓國海軍自1948年組建以來,一直頗爲重視以快艇爲核心的海上突擊力量的建設。在導彈艇方面,韓國于1975~1978年向美國采購了3艘塔科馬造船廠建造的PSMM型導彈艇,命名爲“白鴿”級。“白鴿”級導彈艇全長53.7米,滿載排水量275噸(一說268噸),航速超過40節,采用6

  台TF一35型燃氣輪機和雙軸推進的動力配置,武器包括1門76毫米Mk34型艦炮、1門埃默森30毫米雙管機炮和2枚“標准”反艦導彈(具體情况不詳,但應該不是著名的“標准”防空導彈)。此後,韓國又在國內建造了5艘“白鴿”級改型,主炮改爲著名的“奧托·梅萊拉”76毫米緊凑型艦炮,艦炮指揮儀也作了相應更換,反艦導彈換裝爲4枚“捕鯨叉”,其他設備和性能基本沒有變化。在火炮護衛艇方面,韓國海軍裝備了總數達到80多艘的“野猫”和“海豚”兩級高速護衛艇,前者爲美國塔科馬造船廠建造,後者爲韓國國內仿制。兩型艇排水量均爲148噸,航速均爲37節,武器均爲2門40毫米“博福斯”火炮和2挺12.7毫米機槍。在“西海事件”中陣亡的尹永夏少校,所指揮的應該就是一艘“海豚”級護衛艇。

  由于海上邊界綫劃分不明確以及漁事糾紛升級,朝鮮和韓國海軍之間爆發了多次海上武裝沖突。出于避免沖突升級的考慮,雙方都有意地不動用主力戰艦,因此這種沖突就變成了雙方小艇之間的對决。在“西海事件”中,朝鮮海軍出動被稱爲“坦克艇”(裝有T一54/55坦克炮塔,采用100毫米坦克炮)的强火力、重裝甲炮艇,使得韓國海軍付出一艘護衛艇被擊沉以及艇長尹永夏少校陣亡的代價,這也是韓國海軍第一次在這類沖突中吃虧(在前幾次沖突中都只有朝方艦艇被擊沉,韓方艦艇最多只是受傷)。此後,韓國海軍認爲“野猫”和“海豚”級火炮護衛艇的40毫米“博福斯”艦炮已經不能滿足應對海上沖突需要,于是産生了讓裝備76毫米艦炮的導彈艇承擔原來屬于火炮護衛艇的部分任務的想法,幷將現役的所有導彈艇與火炮護衛艇混合編組,以提高護衛艇隊的戰鬥力。但韓國海軍的導彈艇數量有限(總共只有8艘),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另一方面,日本于近年建造和裝備了采用噴水推進、具有一定隱身性能的“隼”(亦譯爲“若鷹”)級導彈艇。有消息稱,朝鮮最近也建造了“公邦”Ⅲ型氣墊導彈艇。這些都促使韓國軍方産生了研制一型采用非常規(非螺旋槳)推進方式,幷且具有較强艦炮火力、可以承擔原來屬于火炮護衛艇部分任務的大型高速導彈艇的想法。于是,PKG型導彈艇應運而生。

  性能初探

  據韓國方面公布資料顯示,“尹永夏”級導彈艇長63米、寬9米,最高航速40節,排水量400噸(但不清楚是標准排水量還是滿載排水量),采用“韓國國內開發的搜索及定位雷達系統的最新型電子戰裝備”。與韓國媒體對“世宗大王”號大張旗鼓的報道相比,這些資料顯得頗爲簡單。不過,韓國方面仍然公布了不少“尹永夏”號下水時的照片,無論是拍攝角度還是清晰程度,這些照片的質量都相當高。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照片幷結合韓國方面公布的有限性能參數,對該艇性能作大體的分析和判斷。

  現有資料顯示,“尹永夏”號采用的是柴燃聯合動力(CODAG)。相對于“白鴿”級和“白鴿”級改型的全燃動力,柴燃聯合動力在低速航行時使用柴油機推進,當需要高速航行時啓動燃氣輪機,可以使艦艇具有更强的續航力。也就是說在執行一般的巡邏任務時,“尹永夏”號將使用柴油機作較低速度的航行;如果需要執行海上突擊任務時,可以開動燃氣輪機進行高速突防。柴油機和燃氣輪機的具體型號目前我們不是很清楚,不過筆者估計柴油機可能會采用德國的MTU系列,而燃氣輪機應該是美國産品。“尹永夏”號的推進方式采用時下較爲前衛和流行的噴水推進。從艉部照片上,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到三台噴水推進裝置。燃氣輪機和噴水推進的共同作用使得“尹永夏”號最大航速可達40節,作爲高速海上突擊艦艇完全稱職。

  由于韓國方面對“尹永夏”級的雷達和電子系統公開得很少,只說是“韓國國內開發的搜索及定位雷達系統的最新型電子戰裝備”,因此筆者只能作一些簡單的推定。從照片上看,“尹永夏”號桅杆上不僅安裝有雷達,還有一些用來對空和對海搜索的光電設備。由于主炮的型號與“白鴿”級改型相同,那麽筆者猜測“尹永夏”號上也應該裝備了與“奧托·梅萊拉”76毫米緊凑型艦炮配套的H93 0Mod0艦炮指揮儀。桅杆前面的雷達則應該是與76毫米艦炮配套的炮瞄雷達和“海星”反艦導彈發射裝置炮瞄雷達,桅杆頂部裝有一台過去未曾見過的雷達,顯然是最重要的對空/對海搜索雷達,而且應當是韓國國産的最新型號,桅杆上還裝有數據鏈接收和發送裝置。此外,“尹永夏”號的後半區還裝有一部炮瞄雷達。

  “尹永夏”號的艦載武器除了上面已經提到的“奧托·梅萊拉”76毫米緊凑型主炮以外,後部還裝有一門“布萊達”40毫米雙管速射炮,後半區炮瞄雷達就是爲“布萊達”提供目標指引的。“尹永夏”級的艦炮火力超過了韓國海軍原有任何一款小型艦艇,兩門艦炮都可以發射可編程引信(AHEAD)炮彈,可以大幅提高艦炮的防空能力,從理論上講甚至可以與近程防空導彈相媲美,因此該艇的防空能力相當强悍。

  “尹永夏”號的制導武器是4枚韓國自行研制的SSM一700K“海星”反艦導彈(有資料稱必要時可增加至8枚),這種導彈也安裝在“世宗大王”號上。桅杆頂部的對空/對海搜索雷達顯然也是與“海星”反艦導彈配套的,而且應該是韓國自行研制的新型號小型對空/對海搜索雷達。另外,“尹永夏”號應該還裝備有一些電子戰系統、幹擾彈發射裝置等設備。

  有消息稱,韓國計劃首批即建造8艘“尹永夏”級導彈艇,總計劃數可能達42艘之多。這反映出韓國海軍對于快艇部隊建設的重視。同時,“尹永夏”級也是東亞地區已知采用噴水推進、且具有隱身特點的導彈艇中噸位最大、火力最强的型號(主要是因爲其艦炮火力)。在對于導彈艇突防 性能方面頗爲重要的隱身性能方面,雖然“尹永夏”號的外觀也頗爲簡潔,但由于較多考慮執行巡邏任務的需要,還是顯得有些拖沓。可能是出于成本考慮,“尹永夏”級采用筒型主桅和沒有隱身外形的“奧托·梅萊拉”76毫米緊凑型主炮。

  這些無論是從總體上還是細節上都不如日本“隼”級導彈艇(“隼”級采用雷達發射截面更小的新型後傾式單桅和具有隱身外形的“奧托·梅萊拉”76毫米超射速型主炮)。因此,“尹永夏”級的未來究竟如何,還有待時間來證明。(來源:《現代兵器》雜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