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美國企業界極需要外籍科技人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8 09:45:09  


  中評社香港12月18日電/美國《世界日報》今天刊登社評說,回顧歷史,美國的發達與富強,移民曾有重大貢獻。展望未來,美國對於移民帶來的活力更加需要;不僅是農工業和一般中小企業有此需要,許多超大型企業也是如此。美國倡導的經濟全球化,的確已成為大多數國家都願接受的新趨向。因此,人才全球化是自然的結果。

  根據最新的資料,全美最大的100家公司,有15家的主持人是外國出生的。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銀行體系花旗集團。11日任命潘地特(Vikram S. Pandit)為執行長,他是在印度出生的。

  社評說,值得注意的不僅是人數增加,10年之前,100大公司裡有九位外國出生的“第一把手”,不過,他們大多來自加拿大和歐洲國家。現在這批新的“外籍領導兵團”中,來源擴及印度、埃及、摩洛哥、澳大利亞、墨西哥等國。財星雜誌發表的資料,15人中沒有華裔,但我們記得,前些年的王安、王嘉廉等,以及目前當紅的楊致遠、陳士駿等的成功事蹟,為人津津樂道。

  英雄與時勢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當前的時勢是,美國企業界普遍認為全球化是生存和發展的必經之路。股票上市的500家大公司中,期望明年的營業額有一半以上是來自國外市場。企業發展如此寄重望於國外市場,是歷史上第一次。僅僅六年之前,那些公司國外營收不過佔到總收入的三分之一。今後要“外重內輕”了。

  “外籍兵團”在國外出生,往往是青少年時期移民來美,經歷一段艱苦奮鬥,進入高級學府,受到良好教育,再加上勤勉努力,敬業樂群,逐步嶄露頭角,最後能晉升到大企業的董事長、執行長等高位。英雄人物經歷重重考驗,能夠出人頭地,亦非偶然。

  社評指出,不過,近年由於非法移民人數驟增,在某些地區招致民間反感,甚至在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中也成為話題。嚴格處理非法移民問題,固然言之成理;可是,若因此連帶對合法移民也採取排拒的態度,乃至在移民政策上橫加許多限制,對美國反多不利,應該慎重考慮。

  在科技企業界領先的微軟公司,最近用刊出廣告的方式,呼籲國會應從積極方向,制訂全面改革的移民政策。微軟依據自身的經驗,強調美國之能成為世界科技發展的龍頭,並為世人創造了經濟發展的機會,得力於外國人才者頗多。目前,企業更需要大量優秀人才,來維持這種勢頭和優勢。

  近年在美國各大學裡進修科學、技術、工程、數理等專業的人才,不足以適應發展的需要。很多研究生來自國外,他們學成之後,由於無法取得簽證,不能留下來工作。結果是美國培植的專才,反而為其他國家羅致,使美國在國際間的競爭力相形出絀。這種矛盾現象必須打開。具體辦法就是留住那些學成的研究生,轉入職場。

  微軟的感受,也正是許多科技公司的感受。有人擔心,外籍科技人才來得多,可能搶走了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可是,換一個角度來,有些企業由於失去了競爭優勢,乾脆遷移到海外去另謀發展,國內就業機會勢必更形減少,損失不是更大嗎?

  社評表示,人才的出路,大部分決定於供求關係,如果企業沒有需要,“外籍兵團”就無法立足,更不必說在頂尖的公司廠商中出任董事長、執行長。現在的情勢顯示,為了美國企業界,乃至國家的整體利益,吸引、培植以及重用外國出生的專業人才,確有必要。國會適時修正移民政策,已屬刻不容緩。現行法令規定每年H-1B簽證的數額只有6萬5000名,本年度尚未開始,名額就早已用完。這種不切實際的規定,尤應及時修正,大幅放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