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軍提出新型節能方案 利用衛星收集太陽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02 10:40:44  


  中評社香港1月2日電/面對節節高漲的石油價格,身爲耗能大戶的美國軍方在開發新型能源方面也下了功夫。一項利用衛星收集太陽能幷將其傳回地面的方案,已經引起了五角大樓的濃厚興趣。如果該該計劃一旦成功實施,就會在很大程度上給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軍事行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持。

  發電效率遠勝常規能源

  美聯社報道,“太空電站”的基本構想,其實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成形。美國國防部太空安全辦公室在日前提交的報告中指出,該技術最關鍵的內容,是把一組携帶有能量收集和轉化裝置的衛星送入地球軌道。這些衛星首先通過光電板吸收足够的太陽能,幷將電子從汞原子或氬原子中分離出來,再把獲得的帶電粒子流轉化爲微波形式,直接發送給設在地面的接收天綫。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接收站都安裝有特制的金屬板,以便將微波還原爲直流電,最後經過整流器處理即可加以利用。

  相比那些高污染、低效率的傳統能源,太空發電的優越性顯而易見。由于宇宙空間不存在晝夜之分,再加上微波穿過大氣和雲層時不易被吸收和反射,整套系統的能量轉化率高得驚人,每顆衛星在正常狀態下的平均功率可達50億瓦,比大名鼎鼎的胡佛水壩還多出一倍以上。

  按照美國軍方的規劃,一套理想的太空發電系統應能隨時隨地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其中一部分衛星預計將在500公里高度的近地軌道運轉,重點給前綫部隊提供支援;另一部分衛星則停留于3.6萬公里高度的地球同步軌道上,主要爲那些後方的軍事基地服務。

  兩大技術難題有望克服

  正如曆史上的許多重大國防項目一樣,太空發電計劃的性質决定了它將是耗資耗時的龐大工程。對于開發過程中可能遭遇的技術障礙,美國防部也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論證。

  其一是如何控制整個系統的建造費用。由于太陽光的能量密度非常低,所以發電衛星的體積將异常龐大,光電板的面積超過50平方公里,總重量達到4000餘噸,所以只能以零件方式分批發射,然後到宇宙空間進行組裝。國防部官員表示,他們已經聯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共同開發新一代的可重複使用航天器,希望能把運輸環節的成本降到最低。

  另外需要關注的是安全問題,考慮到微波的功率過于强大,衛星一旦失控落下,地面上被微波束“掃”過之處必然化作焦土。爲此,科研人員除了對發射裝置予以特別設計,使波束能够始終對准正確方向外,還要求在地面接收站周邊設立安全區域。據了解,在前不久召開的巴厘島氣候變化會議上,美方已和位于西太平洋的帕勞群島達成協議,在其中一座荒島上建造按比例縮小的接收站模型,用來考察微波傳輸的可靠性。

  目前,美國軍方已經請求政府撥款80億美元,力爭在2012年以前將首枚實驗衛星發射上天。有分析指出,太空發電將成爲繼可控核聚變之後,另一種確保全人類永續發展的重要能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