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透視解放軍新兵一天的“家常新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07 21:08:01  


圖爲丁訓(左)和戰友在訓練間隙比賽掰手腕。
  1月2日,是成都軍區某炮兵團新兵一連新戰士丁訓當兵第21天,也是他新訓生活中平常的一天。

  實地跟踪丁訓這平常的一天,我們發現在看似“家常”的瑣事中,却透露出諸多細節變化。正是這些變化,構成了丁訓新訓生活中的“亮點”和“新聞”,讓我們感受到科學發展的理念正在真切地改變著普通一兵的普通一天。 

  鏡頭一 起床 

  從3分鐘變成了10分鐘 

  記錄時段:7:00-7:10

  跟踪實錄:起床號一響,丁訓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轉身將被子平鋪在床上。從衛生間出來後,丁訓還來得及檢查一遍衣服紐扣,緊了緊外腰帶。這時,出操集合哨吹響了。 

  細說“新聞”:新兵營教導員蔡學璋:過去,起床號和早操集合哨的間隔只有3分鐘,新兵只有提前起床,才有時間上厠所、叠被子、打掃衛生。有的新兵還提前起床“搶”掃把,甚至頭天晚上藏掃把。從以人爲本的角度來看,其實這些“慣例”是不合時宜也不合情理的。所以,今年我們規定:不准讓新戰士提前起床,以保證新戰士睡眠充足;起床時不立刻叠被子,而是先展開被子透透氣;合理把握起床至集合的時間間隔,別讓新兵上厠所的時間都沒有;在保護新兵積極性的同時,將新戰士“搶”掃把的熱情引導到爭當訓練標兵上來。 

  鏡頭二 內務 

  在統一中尊重個人習慣 

  記錄時段:7:40-8:00

  跟踪實錄:出操回來,丁訓開始叠被子,幷按班長教的方法,細細地理出綫和角。洗漱時,丁訓用的洗面奶是“李醫生”,牙膏是“佳潔士”,都是他一直喜愛的牌子。 

  細說“新聞”:新兵一連指導員周强:“進門看內務,出門看隊列。”過去,新兵連幾乎天天檢查內務,還用尺子量被子的長、寬、高。爲應付檢查,不少新兵往被子里灑水、縫帆布、插紙板,啥法子都用。爲追求整齊劃一,不准新兵用洗面奶,牙膏牙刷必須統一。而今年,團隊在《新兵訓練指示》中,明確要求“新兵訓練適應性階段,一般不開展評比檢查”、“尊重新兵個人習慣,不搞條令條例之外的統一”,較好地實現了遵守條令條例和落實以人爲本要求的統一。 

  鏡頭三 午休 

  可以打開被子睡覺了 

  記錄時段:12:30-14:10

  跟踪記錄:吃過午飯稍事休息後,班長拉上窗簾讓大家打開被子睡覺。經過一上午隊列訓練,丁訓腰酸腿疼,鑽進被窩很快睡著了。 

  細說“新聞”:新兵營營長沈世昆:以前新兵一般不午休,不是忙著練習叠被子,就是搞補差訓練或出公差。即使啥事沒有,也不敢打開被子睡覺,都是在床頭、桌上凑合著趴一會兒,搞得很疲憊。今年我們特別注重保障新兵的休息權,幷提了3個具體要求:中午新兵全部午休,而且必須打開被子睡,不允許“趴睡”;晚上熄燈後不准搞睡前體能訓練;雙休日一般不安排訓練和勞動。 

  鏡頭四 體能訓練 

  從害怕到樂意 

  記錄時段:17:00-18:00

  跟踪記錄:體能訓練場,值班員先講了5分鐘的運動生理學知識,再組織新兵做熱身運動,爾後才開始跑3公里。跑完步,丁訓滿頭大汗,却不覺得太累。 

  細說“新聞”:新兵一連連長譚銳:過去,新兵最怕體能訓練了。我當新兵時,8公里長跑幾乎天天不落。就寢前,必須完成100個俯臥撑、仰臥起坐和下蹲起立才能上床睡覺,稱爲“睡前3個100”。因爲訓練强度太大,不但造成一些訓練傷,而且還給新兵教育管理帶來一些問題。今年我們在組織新兵體能訓練時,注重科學安排訓練內容,幷創造了“套餐訓練法”、“過關升級訓練法”等訓法,訓練傷少了,訓練效果却更好了。 

  鏡頭五 晚飯後 

  能自由支配閑暇時間了 

  記錄時段:19:30-21:30

  跟踪記錄:看完新聞聯播後,丁訓回宿舍寫了兩頁紙家信。寫完後時間還早,他又到閱覽室看書去了。 

  細說“新聞”:新兵一連二排長張文堯:過去新兵總是忙不完,能自由支配時間很少。很多新兵寫家信只能見縫插針,一封信要斷斷續續寫幾天。今年我們改變了思想觀念,從怕新兵“閑”、“找事拴兵”到注重在嚴格管理之外給新兵一定的自由空間,反而提高了管理效益。 

  鏡頭六 晚點名 

  表揚“指名道姓”;批評“對事不對人” 

  記錄時段:21:30-21:45

  跟踪記錄:點名時,連長講評一日工作:“……蔣正國、賴民、丁訓、張凱、李冬冬5名新戰士,在訓練中勤奮刻苦,進步很大,提出表揚……存在不足:有的新戰士不注意軍容風紀,經常袖手、背手……”丁訓受了表揚,心里很高興,也很感動:連長對新兵的每一點進步和優點都記在心里,批評却總是“對事不對人”,很少具體點名訓過哪個新兵。 

  細說“新聞”:新兵一連三排排長鄒啓虎:過去帶兵骨幹大多“恨鐵不成鋼”,新兵犯個小錯,就被當衆拎出來“亮相”,甚至還要評“最差內務”、“最差體能”、“最差表現”等,給新兵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而今年,我們提倡盡量不當衆批評新兵,幷借助《新訓快報》、小廣播、“龍虎榜”等載體,對新兵的點滴進步進行表揚和宣傳。從好兵是“駡”出來的到好兵是“誇”出來的,看似一字之差,其實折射的是觀念和思維的轉變,幷由此創造了一個有利于新兵成長進步的和諧氛圍。(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