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梟龍戰機廣受國際關注 赴巴之路不平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6 09:46:55  


巴基斯坦空軍的JF-17戰機宣傳畫。
  中評社香港1月26電/1月22日,JF-17多用途輕型戰鬥機,在巴基斯坦卡姆拉的飛機總裝廠開工生産,巴空軍參謀長坦威爾·穆罕默德·艾哈邁德上將親臨開工儀式。 

  即將在巴基斯坦開工組裝的JF-17戰鬥機,其實還有一個讓許多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字——“梟龍”。 

  《世界新聞報》報道,“梟龍”戰鬥機是由中國和巴基斯坦共同出資,由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研制的一種輕型戰鬥機,它可以滿足巴基斯坦空軍在21世紀初的作戰需求。根據中巴雙方協議,巴基斯坦空軍將采購一百多架“梟龍”戰鬥機,幷在卡拉姆組建一條“梟龍”戰鬥機生産綫。 

  “梟龍”赴巴之路不平坦 

  據了解,“梟龍”幾乎可以說是飛機制造史上綽號最多的戰鬥機,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它研制過程的坎坷。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巴基斯坦空軍提出希望在主力戰機殲-7的基礎上研制一種名爲“佩刀II”的新型戰鬥機,幷向中國和美國發出了合作邀請。由于種種原因,“佩刀II”項目最終取消。上世紀90年代,在國際性航空展覽會上,一種名爲“超-7”戰鬥機的模型,時常會出現在中國展團的展台上。這種戰鬥機采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外形設計,與以往的中國軍機明顯不同,不少西方媒體紛紛猜測,超-7可能是中國爲巴基斯坦量身打造的。 

  就在這時,巴基斯坦從美國進口了40架F-16,作爲空軍新一代主力戰鬥機的消息傳來。然而,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繼進行核試驗,美國切斷了對巴軍事援助,原本應該交付巴基斯坦的後續數十架F-16戰鬥機也被扣下。巴空軍的戰機更新計劃,再次受挫。 

  2003年9月初,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破天荒地邀請包括《世界新聞報》在內的媒體記者進入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參觀剛剛實現成功首飛的超-7戰鬥機。可當本報記者抵達成都後,却在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發放的新聞資料上發現,新戰機的名字是:“梟龍”FC-1/“雷電”JF-17。至此,原來的超-7戰鬥機正式更名。“梟龍”FC-1是中國爲新機所起的名稱,而“雷電”JF-17是巴基斯坦給新機取的另一個名字。 

  2006年4月,“梟龍”戰鬥機的全狀態版在成都首飛成功,該機具備先進完善的航空電子設備、武器系統,具有完全作戰能力。2007年初,首批2架“梟龍”戰鬥機交付巴方,巴總統穆沙拉夫身穿飛行夾克,親自主持了該機的交付典禮。 

  最早的“佩刀II”構想只是提出在巴空軍原有的殲-7基礎上進行改進,而現在成型的“梟龍”戰鬥機却已可與當前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匹敵。經曆了研制過程的諸多波折後,這不得不說是巴基斯坦空軍收獲的一個意外之喜。 

  巴空軍把“梟龍”當寶貝 

  巴基斯坦的網絡聊天室和BBS里,關于“梟龍”作戰性能的討論一直是經久不衰的話題。有一些好事的巴基斯坦網友,甚至制作了“梟龍”戰鬥機與其他先進戰鬥機進行空中格鬥的虛擬視頻動畫。 

  “梟龍”戰鬥機對于巴空軍實力的提升,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巴駐華空軍武官查希爾上校表示:“‘梟龍’是巴基斯坦在這個價位上可以買到的性能最好的戰鬥機。”巴空軍參謀長坦威爾·穆罕默德·艾哈邁德上將也認爲:“‘梟龍’是一種性能非常優秀的空中作戰平台,能够滿足未來作戰需要,而且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巴基斯坦空軍的卡利姆·薩達特將軍更稱,“梟龍”對于巴基斯坦在長期戰爭中是“無價之寶”。 

  巴軍方在談論“梟龍”時,除高度評價性能外,還總不忘提上費用和可靠度。空軍購買飛機,最重要的就是性價比。性能固然要保證,但價格必須可以負擔得起,而且備件貨源要穩定,這樣用起來才放心。有中巴全天候戰略夥伴關系做後盾,難怪一位巴空軍飛行員激動地表示:“有了‘梟龍’,我們就再不用挎著空槍出去巡邏了。” 

  背景:美俄印緊盯“梟龍”出國 

  中巴合作研制“梟龍”戰鬥機,從一開始就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以美國、俄羅斯和印度表現最爲突出。 

  美國最初以巴基斯坦核試驗爲由,撕毀了向巴提供後續F-16戰鬥機的合同,導致巴空軍F-16機隊一度運轉不良,折損的飛機無法替換。而且美國賣給巴基斯坦的F-16是不具備發射空對空中程導彈和投擲精確制導武器的早期型號,這使得巴空軍在很多情况下,面對恐怖威脅顯得力不從心。然而就在中巴合作研制“梟龍”戰鬥機有了眉目的時候,美國的態度一下子來了個大轉彎。2004年,時任巴空軍參謀長卡利姆·薩達特透露,美國准備向巴基斯坦出售18架F-16。美方稱,這是爲了換取巴在反恐戰爭中的支持。隨著“梟龍”交付日期的臨近,美國售巴F-16的數量增加到了75架。原本不准備出售的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也赫然出現在了售巴武器清單里。 

  俄羅斯在中巴合作研制“梟龍”戰鬥機過程中,是一個特殊的觀望者。2005年初,美國《航空周刊》發布一條消息稱,“考慮到印度的因素,俄羅斯將停止向中國提供用于組裝‘梟龍’的RD-93型航空發動機”。《世界新聞報》記者曾在第一時間分別向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和巴基斯坦大使館武官處求證,得到的答案是,俄方表示RD-93型發動機對中國的出口沒有任何問題,對于該發動機從中國轉口其他國家,只要不違背聯合國的相關規定,也沒有問題。時鐘轉過兩年,在2007年9月的北京國際航展上,《世界新聞報》記者看到在俄羅斯克里莫夫航空發動機制造公司(RD-93型發動機的生産商)的展板上寫著:“我們公司生産的RD-93型發動機,裝備了中國的‘梟龍’戰鬥機。” 

  印度是另一個對“梟龍”表現出异乎尋常關注的國家。自“梟龍”首飛以來,有關“梟龍”與印度自行研制的輕型戰鬥機LCA到底孰優孰劣的爭論,就成爲了印度媒體和網絡聊天室的熱門話題。而一向在購置武器方面出手闊綽的印度軍方,在2007年初再次向美國、法國、俄羅斯和瑞典等國拋出了多達126架的新一代戰鬥機采購招標書,時機就卡在首批兩架“梟龍”戰鬥機即將啓程飛往巴基斯坦的時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