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重啓瀕海戰艦計劃 控制三大環歐亞海上要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8 11:33:21  


美國瀕海戰鬥艦首艦“自由”號。(資料圖)
  4月2日,美國海軍宣布重啓去年暫停的瀕海戰鬥艦(LCS)建造計劃。美國海軍計劃采購50艘左右,使其成爲各大艦隊的主要裝備之一。它們的出現,無疑將對部署海域附近國家産生巨大威脅。 

  單艦成本4億多美元作爲美國海軍“未來30年發展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瀕海戰鬥艦建造計劃很早就被提出。2005年6月,美國的第一艘瀕海戰鬥艦LCS1(“自由”級)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船廠開始動工,准備于2007年投入試運行,稍晚于LCS1的LCS2(“獨立”級)也在通用公司開始建造。   

  然而,美國海軍和兩大軍火公司都對新型軍艦的成本過于樂觀了。它們原以爲單艦花費只需2.2億美元,但開建後費用却不斷攀升。2006年年底,美國海軍核算發現建造LCS1的費用已經快接近原計劃的2倍。2007年1月12日,美國海軍部長命令停止LCS3的建造,調查LCS1的成本增長原因。   

  經過一年多的調查和協調,LCS計劃終于得以重啓。美國海軍的解决辦法是提高單艦成本,達到4.6億美元。爲謹慎起見,暫時先造3艘,由洛克希德-馬丁和通用兩家競標,贏家造2艘,輸家造1艘。 

  貴在性能超群讓LCS成本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軍方對其提出的高性能要求。按照美軍軍事變革的思路,瀕海戰鬥艦是排水量與普通護衛艦大體相當,在3000噸左右,但吃水深度遠小于現行同類戰艦,且機動性异常良好。 

  此外,兩大競標公司都進行了隱形設計,船體有類似F-117等隱形戰鬥機的幾何角度,有效散射敵方雷達波。爲達到低噪聲、無極變速、高機動性等要求,兩種LCS艦都采用噴水推進,而非目前軍艦的螺旋槳推進。 

  LCS主要針對沿海淺水區域潜在的威脅與挑戰,尤其像水雷、柴電潜艇和快速水面艦艇等。LCS采取模塊化設計,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任務臨時換裝設備,在反潜、掃雷、對岸火力支援方面都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甚至可以深入敵方內河執行作戰任務。   
  控制三大要道LCS計劃雖然曆經波折,但從美國寧可加倍花錢也要建的執著看,它對美國海軍非常重要,出現于全球海洋戰場只是早晚的問題,那麽它在建成後將部署在哪里呢? 

  美國海軍原計劃將LCS1部署于瀕臨西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另根據美軍在LCS論證中提及的威脅,這種詭异、凶猛的戰艦還很有可能出現在海外:一是潜艇活動頻繁、熱點地區密集的西太平洋海域;二是海道狹窄、國家爭端多、海盜活動時有發生的東南亞海域;三是石油資源豐富、反美力量集中的中東海域。通過在這些地方部署LCS,美國海軍在航母巨艦之外的作戰空白得到填補的同時,與相關力量的對抗也將更加主動。(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