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航母頻頻現身亞太 美軍日子不好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13 09:56:49  


美國海軍不斷强化亞太部署遏制中國。圖爲美軍CVN-68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
  國際形勢風雲變幻,軍事熱點撲朔迷離。錯綜複雜的軍事新聞背後,存在什麽樣的脉絡?透露什麽樣的信息? 

  自本周起,新華軍事將于每周五邀請《世界軍事》雜志執行總編輯陳虎先生爲廣大網友盤點軍情動態,讓我們一起追踪軍事熱點,關注國家安全—— 

  專家簡介:陳虎,《世界軍事》雜志執行總編輯,先後就讀于海軍工程學院、石家莊陸軍學院、石家莊高級步兵學校、國防大學,曾經在國防大學任教8年,在國際戰略、軍事曆史、軍事科技等領域頗有建樹。   

  廣大網友,大家好,我是陳虎,下面由與大家一起回顧過去一周的軍事新聞。 

  事件一:美航母頻頻現身亞太 

   這段時間里,我們看到新聞當中出現最多、最引人注目的字眼,就是美國的航空母艦。4月3號早晨,美國的尼米茲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四艘軍艦7000名官兵一起進入香港碼頭靠泊。有消息說,在此之後,美國的林肯號航母和小鷹號航母也要申請到香港的碼頭來停靠。 

  美國航母頻頻停靠香港碼頭,在亞太地區活動,顯然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事情。與此同時,4月7號,美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華盛頓號也離開了它的母港“諾福克海軍基地”。據說,此次出航主要是要前往日本。按照美國海軍方面的計劃,華盛頓號航空母艦要在年內替代將要退役的小鷹號航空母艦。今後,這艘新型航空母艦將會永久駐扎在日本的橫須賀港。這個事件也是美軍首次在日本部署和動力的航空母艦。 

  與美國海軍相關的還有一個信息。就是4月8號,美國海軍的拉森號導彈驅逐艦進入上海,對中國進行爲期四天的友好訪問。大家可能還會聯想到,不久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也來到了中國,對中國海軍進行訪問。作爲美國全球戰略布局的一支重要力量和一個外交工具,美國的航空母艦頻頻停靠香港,出現在亞太地區,傳達著一個什麽樣的信息? 

  我們覺得,這首先是中美海軍的一個正常交往,是一個記錄常態化的東西,不管是美國航母在香港的停靠,還是美國軍艦到大陸的來訪,或者美國海軍陸戰隊高層人員的來往,都表明了中美兩國軍方的交流在日益加强。兩國軍方交流的加强,肯定有利于相互了解、相互溝通、相互交流,而且只有交流和溝通才能增加互信。至于美方在這一系列動作當中傳達著一個什麽樣的信息呢?

  有專家分析,實際上美國航母在亞太地區的頻頻活動,也表明了美國隊亞太地區高度重視。他把亞太地區作爲未來軍事投放的一個重點,而中國方面許多應對舉措,一方面表明了中國方面希望加强中美的友好往來,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國軍方對自己的一個高度自信。 

  事件二:美軍日子不好過? 

  在過去的一周里,還有很多來自美國的消息,似乎在給人們傳達一個信息——美國軍方現在的日子不好過。那麽我們來看一下,首先是4月4號,當時是美國國防部的官員向媒體透露說,有一架美國的第一轟炸機在卡塔爾美國空軍基地降落時墜毀了。緊接著有媒體報道的消息說,布什在訪問烏克蘭時公開承認,俄羅斯的導彈足以淹沒美國正在准備建立的反導系統。 

  有人說,布什的這個表示實際上是在示弱,另一方面也是在安撫俄羅斯,告訴俄羅斯我在你家門口部署這個反導導彈,實際上不是針對你的。與此同時美國軍方的發言又是另外一個味道。布什講話之後,美國空軍宣稱,如果讓F-22戰機携帶一種正在研制的空中發射的新型反導武器,那麽就可以在六萬英尺的高度上以兩倍音速和45度的仰角去發射,這樣一來,這個導彈足以對付近地軌道的航空器。這句話實際是說,雖然布什在示弱,美軍方還是會進一步擴大在反導和反衛星技術上的優勢,也就是說,軍方自有辦法。 

  上周來自美國的新聞當中,類似所謂示弱的這種聲音還有很多。比如說,美國連綫雜志網站4月4號刊發了一篇文章,其中援引美國軍方高級官員的話說,中國方面正在裝備從俄羅斯引進的SSN27反艦導彈,這種反艦導彈在飛行彈道末端,也就是即將命中目標之前的一段時間內,速度可以達到一倍音速,而且它的彈道末端具有很强的機動能力,按照美國海軍官員的話說,像這種導彈,美軍在2014年之前,是無法有效抗禦的。 

  另外還有一個消息,美國防務新聞網站4月9日報道,美國軍方現在對于美國作戰飛機缺口的爭論正在擴大。在此之前,美海軍曾號稱未來一段時間內,艦載戰鬥機數量不够用了,馬上就要進入青黃不接的狀態。緊接著美國空軍也在提高調門,在大喊戰鬥機數量也面臨著一個巨大的缺口。從墜機到反導的弱勢,到戰機的缺口,好像美國媒體在傳出一個聲音:美國的軍事力量正走向衰退期,特別是空中力量正面臨危機。那麽,事實真是這樣嗎? 

  事件三: 空中力量危機言過其實 

  前面說過,過去一周里關于美空軍危機的聲音很多。圍繞這些報道,有關方面的評論也相當多。首先,按照美國方面的說法,戰機墜毀可不是小事。更何况不久之前,美國還摔了一架第二隱身戰略轟炸機。美國空軍認爲,事故頻發說明空軍戰機正在進入老化期,作戰飛機平均服役壽命已經超過20年,太老了,飛機老了就要換新的,而新的戰鬥機又上不來,所以就面臨一個巨大的缺口,無法應對現在的任務。 

  “老化論”有待商榷 

  當然,這個說法只是美國軍方的一面之詞。戰略轟炸機的墜毀,確實是一個大事,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戰機墜毀的消息,但是戰略轟炸機墜毀的消息確實不多,因爲戰略轟炸機是大飛機,它的保障程度很高,而且是多機組人員,保險系數應該說相當大。在這種情况下,美國的轟炸機爲什麽還會頻頻墜毀,難道真是因爲飛機太老了? 

  其實,從美國墜毀的兩架轟炸機的機型也可以看出,實際上這兩架飛機幷不是老型號的飛機,美國空軍最老的戰略轟炸機應該是B52,而且也是現在服役數量最大的戰略轟炸機。反過來說,B-1和B-2在美國空軍中都屬于相對較新的戰略轟炸機,它們的墜毀顯然不能簡單地歸結爲服役期過長、飛機老舊。 

  使用强度值得研究 

  那麽轟炸機的頻頻墜毀首先說明什麽呢?說明它的使用頻率很高。因爲熟悉空軍的人都會知道,飛機的墜毀有一個萬時的事故率,那麽轟炸機的萬時率本身就是很低的,你沒有足够數量,不會頻頻出現這種重大事故。那麽,爲什麽美國的戰略轟炸機會有這麽大的使用强度呢,無非有三個原因,一是在打仗,二是在准備打仗,三是在這些空中平台上進行武器試驗和其他研究工作。 

  有的專家在說,B1B的墜毀說明美國的戰略轟炸機在中東地區頻繁活動,進而把這個事件和美國要打伊朗聯系起來,也有的專家分析說美國戰略轟炸機頻頻墜毀,可能和正在高强度訓練有關系,那麽這種接近臨戰狀態的高强度訓練是爲了什麽?這個恐怕是值得研究的。也有專家說恐怕是和美國研發新型的攻擊武器有關系。所有這些說法都有自己的依據,事實到底是怎麽樣呢,我們可以讓時間給我們作出最後的回答。 

  但是至少我們會說,美國空軍的戰機絕不是老化,因爲到現在爲止,美國空軍的戰機配備是世界範圍內最新的,它所有的戰鬥機都已經進入到第三代了。而在世界範圍內,美國空軍也是唯一一個開始裝備第四代戰鬥機的。說美國的空軍戰機老化,海軍航空兵戰機老化,恐怕是一個大大的笑話。 

  空軍危機由何而來 

  既然“飛機老化說”不能成立,那麽美國空中力量的數量缺口到底是怎麽來的。讓我們看看美國軍方自己的說法。按照美國空軍的說法,空軍需要380架到400架的F-22新型戰鬥機。而按照美國國會方面的計劃,只給裝備183架。所以空軍在喊,我的數量不够。有人也說,或許我們可以做工作,讓國會批准你裝備400架,但是美國空軍接著又說,即使裝備400架還是不够。

  與此同時,美國海軍也在說,現有的戰鬥機F-18正在趨于老化,需要用新型的F-35艦載戰鬥機來更新,而新型F-35戰鬥機的生産速度趕不上我的需求。于是,在未來的5-10年內,我的戰鬥機會出現一個巨大的缺口。怎麽辦呢?他們提出了一個方案,就是說我要大量的采購F-18EF,也就是超級大黃蜂。 

  從這兒就可以看出來,所謂的缺口實際上是美國軍方的軍種之爭。大家知道,有句老化叫能哭的孩子多吃奶。所以說現在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都在爭當這個能哭的孩子,實際上美國空軍的裝備數量是世界第一的,裝備技術水平和質量也是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一。說它的飛機數量有缺口,戰力正在滑坡,聽起來誰都不信。 

  可能導致美空中戰力急速膨脹 

  那麽,下面一個問題可能大家要問,美國的這個所謂戰機缺乏說,炒到了如此地步,最終會以什麽方式解决?按一般的習慣來說,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相信美國軍方肯定在某種程度上會如願以償,拿到所希望的新飛機的定單。一旦拿到這個定單之後,美國的空中力量就會有一個換代式的膨脹,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全世界各國其他空軍沒有一個裝備四代戰機的情况下,美國空軍一下子能裝備上二三百架最先進的第四代戰鬥機。那麽它意味著什麽?而美國海軍正在爭取的“超級大黃蜂”定單也是非同小可,因爲"超級大黃蜂"是在原有的F-18“大黃蜂”的基礎上,加以大規模改進而成的。它的作戰半徑、發動機功率、載彈能力、電子系統都進行了全面的更新。按照過去劃分方法,美國人還是把它劃作三代機。但是現在美軍的最新說法是,這個飛機應該是三代半,如果以俄羅斯的標准衡量,已經算是四代機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呢,美國海空軍這一輪哭著要奶吃的事件,一旦某種程度上達到他們的目的的話,美國的空中戰力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而這種空中戰力迅速的膨脹,在當今這樣一個總體來說是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下,它意味著什麽?畢竟戰機不是用來生産的,而是用來打仗的,背後的潜台詞,我想大家都能够讀的出來。(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