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警惕美國動向 中國應參與制定世界新規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19 11:07:43  


美國海軍“海狼”級核潜艇在北極破冰上浮。(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4月19日電/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外交》雜誌上,一篇題為《北冰洋融化:全球變暖對經濟和安全的影響》的文章,對北冰洋融化後對全球能源供應和貿易模式的影響做出了預測,並對美國的應對之道提出了建議。

  該文告誡美國政府,北冰洋很快將是世界的一個新的能源產出中心,也將是世界貿易的一個新的重要通道,美國應盡早出手,制定解決北極問題的國際性方案。有了爭端就想到以美國為主來定個國際性的規矩,《外交》雜誌的這篇文章,不經意間展現了美國戰略思維的一個重要特點,那就是制定世界政治遊戲規則的戰略意識非常鮮明。 

  北極問題是去年開始熱起來的,紛爭目前還在發展之中。鑒於當前調解北極問題,還沒有起支配作用的政治或法律結構可用,該文的一個值得注意之處,就是提出了美國應該牽頭使有關國家簽署一項確保共同有序開發北極的條約。

  換句話說,現在的北極還處於無政府狀態,美國應當主動去設定與北極相關的議題,制定參與北極開發的遊戲規則。當然,這樣做是為了確保在未來北極的權益劃分中,美國處於一個有利地位,其背後反映的就是戰略思維。 

  所謂的戰略思維,其實往往就是要看,能不能事先想到並且有實力來掌握未來世界政治與經濟格局的遊戲規則。在近一百年的時間內,美國主導或參與主導了一系列世界政治議題,制定了一系列通行於世界的政治、經濟遊戲規則,而誰主導了世界政治中的議題和規則的制定,誰就主導了世界政治。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世界,很多時候被稱為“美國世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當今流行的許多國際性規則和制度,都是由美國提出並制定的。 

  在世界各處利益越多、卷入世界事務程度越深的國家,越有責任提出世界政治中的議題、設計世界遊戲規則。這對當代世界和中國來說有著特別意義。主要原因是世界已不是以往的那個世界。從15、16世紀歐洲發現“世界”到20世紀上半葉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世界基本是歐洲世界,其他國家的曆史是作為歐洲的附屬而存在的,所謂世界規則基本等同於歐洲國際關系規則,世界政治中的絕大部分議題也是由歐洲國家提出。

  而自19世紀末美國、俄羅斯和日本興起後,這幾個當時的“新興國家”,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逐漸改變了世界等於歐洲世界的局面,世界政治議題才有了更多的提出者,國際規則才有了更多的共同制定者。 

  21世紀初的世界正迎來一次新的巨大轉變。經過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非殖民化運動,大量非西方國家在最近幾十年間的蓬勃興起,世界經濟、政治中越來越明顯地出現了不少新的有力的參與者。近年來為人們談論較多的所謂“金磚四國”、“金鑽十一國”等,就是對這種轉變的一種描述。其中,中國的複興更是不能忽視。 

  《環球時報》報道,對中國來說,既然已經走向世界,要成為世界秩序中負責任的一員,故此一方面要融入、維護一些現有的規則和秩序,另一方面也要做世界未來議題的提出者和新規則的制定者。我們要參與世界政治變革的進程,而不能總是被動地接受他國的安排。中國是世界的建構者之一,要在世界法理的建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有沒有提出議題和制定規則的願望,能不能有效參與制定世界未來新的遊戲規則,首先是個曆史感和戰略意識的問題。在這方面,美國的動向值得我們警覺,而其敏銳的戰略意識更值得我們學習。一味跟著別人制定的規則走的國家不會有自己的歷史,它們的生命過程也只不過是其他國家和力量的附屬,這樣的世界也不是有效的政治世界。

  作為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中國更應樹立起鮮明的歷史感,以敏銳的目光察覺世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趨勢、新問題,更要有意識地參與到一些國際問題的解決和規則的設定中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