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解讀:美軍試射海基導彈 劍指何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6 09:35:18  


 
  陳虎:另外需要我們關注的是,這次試驗所表現出來的技術距離實用還有多遠?

  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還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我們知道這個試驗的靶彈是從一艘已經退役的兩栖攻擊艦上發射的,這個兩栖攻擊艦當時是處于停泊狀態還是運動狀態,從新聞報道中我們沒有看到。艦艇上發射這個導彈的發射時間和飛行彈道事先是否已經通知攔截方,這個也不得而知。

  這兩個未知因素其實是這個系統能否投入實用的關鍵因素。因爲潜射彈道導彈的發射平台是一個運動狀態,而且這個潜射彈在什麽位置、什麽時間發射是沒有預警的。攔截系統要想投入實戰的話必須解决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它的監測系統必須有足够大的覆蓋範圍能够對大面積的洋面進行實時的監控。不管在什麽地方,有一枚導彈從海里冒出來它都要隨時抓到,而且能够及時獲取它的飛行彈道數據,指揮攔截彈實施攔截。只有達到這種程度才能進行實戰。

  從這一次試驗暴露出來的情况看,美軍的反潜射彈道導彈技術是否已經達到這種程度還不能下確定的結論。但是從它的攔截數據來看,應該屬于末端攔截,因爲它的高度是在1萬9千米,是導彈載入端進入大氣層過程中很末端的一個狀態,幾乎就是在潜射彈道導彈目標的上空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它距離實戰還有一定的距離。因爲在實戰中,這不是最佳的攔截點。如果把這個地方作爲攔截的位置,實際上它的海上攔截平台就相當于一個浮動的反導發射平台,它只能部署到美國本土或者海外島嶼的周邊才能發揮作用。如果說它的攔截高度進一步提高,甚至它的預警和反應速度使它能够攔截彈道導彈上升段的話,那麽這個反導攔截技術對潜射彈道導彈來說就是一個致命的威脅了。只有達到這種程度,這個反潜射彈道導彈的技術才應該說真正可以投入實用了。所以從目前的試驗來看,可能還有相當的距離。

  但是不管怎樣,美國花了大力氣在發展這種技術。有報道說這次試驗一共只有5分鐘,但是花費4000萬美元,說明美國花的本錢是很大的。美國花了這麽大的本錢,有這麽大的决心,絕不會是僅僅爲了打給別人看的,肯定是爲了投入實戰的。因此它今後肯定會向實戰的方向發展。從目前美國反導技術發展的水平來看,包括它的海洋監視能力,特別是對潜射彈道導彈的監控能力來看,如果美國下大力氣來發展的話,在未來若幹年後應該能够達到進入實戰的程度。我想這個“若幹年”很可能會是3-5年。

  當然,武器的發展都是“矛”與“盾”的關系。美國發展反潜射彈道導彈技術也會迫使現在擁有潜射彈道導彈的國家去發展“矛”的技術,讓自己的潜射彈道導彈具有更强的突然性和突防能力。所以這一輪“矛”與“盾”的競爭,究竟鹿死誰手,還有待觀察。(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