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海軍應組建兩栖攻擊艦遠洋戰鬥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3 10:36:18  


 
  除用作運輸任務外,該級艦還能作為旗艦承擔作戰指揮的任務。艦上安裝了先進的C4I系統,由CAE公司的綜合平台管理系統和泰利斯公司的SMART—L雷達等設備組成。可以對作戰的艦艇和飛機進行實時的指揮和控制。韓國海軍計劃將該艦作為旗艦。指揮和控制由1艘KDX III級驅逐艦、2~3艘KDX II級驅逐艦,一定數量的護衛艦和1~2艘AlP潛艇構成的艦隊。
我國兩栖攻擊艦艇的探討

  目前世界各國特別是海軍強國都在發展符合自己需要的多途兩栖攻擊艦,而我們作為一個擁有近300萬平方千米海洋國土的國家,是不是應該發展這類艦只呢?答案絕對是肯定的。相比航母來說多途兩栖攻擊艦的排水量相對較小,研制和建造也相對容易。當前我國的兩栖作戰艦隊雖然規模龐大,但其裝備的大型登陸艦雖排水量高達數千噸,且有部分登陸艦也增設了直升機起降平台,但這些登陸艦沒有塢艙,因此其登陸方式依舊是衝灘登陸,即登陸艦需要靠近至距離海岸綫幾百米甚至幾十米處,才能張開艦首的“大嘴”實施登陸。這樣的兩栖作戰方式不但受到戰區海岸綫地質狀況的限制,而且登陸艦往往會遭受到敵方海岸防禦火力的打擊,成為灘頭“靶子”。

  而我國新型船塢登陸艦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狀況,為我國海軍提供“由海到陸”的作戰模式。然而這遠遠不够,船塢登陸艦缺乏對灘頭提供有效的空中壓制火力,登陸部隊在登陸過程中依然會遭受敵方的激烈抵抗造成傷亡。為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發展兩栖攻擊艦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國未來兩栖攻擊艦可為滑躍式斜角飛行甲板,右舷島式建築.具有大型機庫和塢艙,滿載排水量45000噸(艦型與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相似,但艦體與飛行甲板幾何尺寸比其略小),艦員編制1100人:其艦上武器包括4座073型近防炮及7挺12.7毫米高射機槍。該及艦的裝載能力為1個海軍陸戰隊加強營的人員及全部武器裝備和2000噸航空燃油,塢艙可運載3艘大型氣墊登陸艦,艦上可搭載載機40架(一般情況下搭載12架殲10艦載型、8架武裝直升機、20架中型運輸直升機),執行對地/海攻擊任務時也可一次(最多)搭載20架殲10艦載型。該級艦將具備良好齊全的醫療設施,包括1個400張病床的醫院、6個手術室、4個牙科治療室、1個X射綫宣、1個血庫和幾個化驗室等,能為登陸部隊提供全面支持等任務。該級艦將擁有全面的電子信息通信設備,為登陸指揮作戰提供強大的信息指揮平台。

  在兩栖登陸作戰中。我國應組建以未來兩栖攻擊艦為核心,由3艘兩栖戰艦(如船塢登陸艦、兩栖運輸艦)、1艘052C導彈驅逐艦、2艘054A導彈護衛艦、1艘093攻擊型核潛艇組成的遠洋兩栖突擊群。其艦隊規模較航母戰鬥群小且不會產生“力量過剩”,但反應更為靈活,部署更加容易,且攻防兼備,既能執行兩栖突擊作戰任務,將海軍陸戰隊及其裝備投放到敵方海岸上,又可以執行像人道主義援助行動,非戰鬥人員撤離這樣的非作戰性任務。在未來我國海軍航母戰鬥群需要保衛我國海洋交通綫,對重點敵對國家和地區實施威懾,任務繁重。當在其他地區突發危機時遠洋兩栖突擊群可以最快的反應速度趕往戰區進行威懾和有限作戰,將成為我國海上突擊力量的一把利劍。(來源:《航空世界》雜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