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外記眼中解放軍變革:規模變小,戰鬥力變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4 11:04:24  


解放軍新編成的裝甲合成營。(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這支軍隊規模越來越小,戰鬥力卻越來越強。”曾多次到中國軍營參觀采訪的一名外國記者得出這樣的結論。外國記者眼中的這一變化,只是人民解放軍打贏能力不斷增強的一個縮影。 

  《半月談》文章稱,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幾代領導集體在思考“建設什麼樣的軍隊,怎樣建設軍隊”和“打贏什麼樣的戰爭,怎樣打贏戰爭”的過程中,先後誕生了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與胡錦濤關於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與時俱進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指引著國防和軍隊建設在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道路上闊步向前。 

  編制構成———從“軟、懶、散”到“精幹、合成、高效” 

  1978年,鄧小平針對“文革”對軍隊建設的破壞,曾形象地指出:我們軍隊的狀況,還是1975年講的,就是三種狀況:軟、懶、散;五個字:腫、散、驕、奢、惰。 

  以“消腫”為突破口,鄧小平大刀闊斧地裁減軍隊員額,由此推進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3次精簡整編,人民解放軍兵員總額從1975年前高峰時的611萬,減到1985年後的300萬。 

  如此大規模的裁軍,會不會削弱軍隊的戰鬥力?“壓縮軍隊規模,不單純是減少數量,還要優化結構,提高質量。”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研究部主任滕建群說。 

  人們注意到,在中國大裁軍的舞台上,上演的并非簡單的大裁員,而是戰略性結構大調整。改革開放以來,人民解放軍相繼有7個兵種消失,一批新的兵種和專業又不斷產生,其中包括海軍陸戰隊、陸軍航空兵、特種偵察兵、陸軍防空兵等。人民軍隊的編成結構向著“精幹、合成、高效”的目標快速發展。1997年9月,在百萬大裁軍之後,中央軍委果斷決策,又裁軍50萬;2003年9月,中央軍委再次宣布裁減軍隊員額20萬。 

  2005年歲末,始自2003年的裁減軍隊員額20萬任務如期完成,人民解放軍總員額降至230萬。適應“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要求,人民解放軍正朝著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機構精幹、指揮靈便、戰鬥力強的目標邁出重要步伐。 

  軍事訓練———從“三打三防”到“打贏信息化戰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