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曾計劃聯手蘇聯用核彈摧毀中國核設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6 14:41:05  


 
  與蘇聯聯手進行核打擊

  根據約翰遜和拉思詹斯的研究報告,美國人曾經考慮過四種摧毀新中國核設施的辦法:單靠美國力量進行的公開的非核性質的空中打擊;利用潛伏在中國的特工進行秘密進攻;空投破壞小組,派遣一支100人的破壞小組制服中國核基地的警衛部隊,并毀壞核設施,但研究報告也承認,依靠破壞小組“要完全徹底地摧毀它很困難”。

  實際上,在研究報告中,約翰遜等人還提出了另一種攻擊方式,但由於事涉機密,這一打擊方式的具體內容在檔案解密時被用技術手段塗抹掉,只留下一句:“美國試圖使自己擺脫幹系的任何特別努力都很容易被人發現”。拉思詹斯認為:關鍵性設施的位置尚不十分清楚;蘇聯的合作與默許將不大可能;就目前正在考慮的摧毀可裂變物質生產設施而言,其後果至多持續4至5年時間,“從長遠影響來看,還必須摧毀其研究設備和研究人員”。

  美國人在報告中總結道:“很明顯,由於(新中國的核)能力并未重要到足以說明采取行動是正當無誤的,因此這種高度的軍事冒險將會付出相當沉重的政治代價。”這些看法涉及到技術上的可行性、後果上的非永久性以及政治上的困難,更為重要的證據是中國核力量對亞洲的中長期影響不大,而對美國的直接威脅更小。 

  美國人在報告中重點提到了中、美之間在工業、軍事,特別是核能力方面存在著的差距,“而且這種差距看來還會長期存在下去”。對中國來說,“無論是擁有一種有效的先發制人的能力,還是一種有效地還擊所有敵對國家的報複能力,都需要它首先成為一個重要的工業強國”。而新中國當時的工業能力,“在十年內”尚不足以對美國造成威脅。 

  就在美國國務院暗自策劃打擊中國核設施的同時,美國國防部也針對中國核設施,制訂出一套反應策略。根據一位肯尼迪時期的高層官員透露,白宮曾考慮過美蘇聯手,先發制人地使用戰術核武器打擊中國核設施。聯合作戰方案包括美蘇分別出動轟炸機一架,飛越中國西北的羅布泊地區,各拋下一枚核彈。但由於種種原因,該計劃一直沒有啓用。據白宮官員透露,莫斯科領導人清楚地了解肯尼迪謀求與蘇聯聯手摧毀中國核設施計劃的想法。

  引發爭議最終流產

  顯然,約翰遜報告在一些高層官員中產生了影響,使得一些人開始懷疑使用武力對付中國核設施的政治後果。其實美國當局的一些官員并不同意總統對中國原子彈的看法。有美國學者在1962年就曾公開表示,中國爆炸原子彈并不能改變亞洲的勢力均衡,更不用說全球的均衡。1963年7月,美國中情局在評估中國對禁試條約的反應時也認為,“中國對外侵略的可能性并不大。”美國軍界也普遍認為,中國即使得到原子彈技術,也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1964年9月15日,美國最高決策層形成最終看法:在中國爆炸原子彈,與美國對中國采取不宣而戰的打擊之間,還是後者更具有風險。對中國核設施的攻擊,應該在“軍事敵對”發生時才可以進行。(來源:環球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