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新型坦克專為城市戰設計 性能不突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9 11:33:59  


與其他國家改進現有型號的做法相比,日本新型坦克也許是世界上第一種一開始便專門為城市戰設計的新一代主戰坦克。
  2008年2月13日,日本防衛省首次在位於神奈川縣的“陸上自衛隊技術發展研究所”展示了其轄下“技術研究本部”開發的新型主戰坦克樣車,外界傳聞已久的日本“下一代坦克”終於撩開了神秘的面紗。那麼,曾經引起外界鋪天蓋地般猜測的日本“下一代坦克”究竟是一型怎樣的坦克,它的性能如何,有哪些特點?在此,筆者通過照片等已知資料,對這款日本新型主戰坦克進行一個大致的分析。

  提前登場

  日本是亞洲最早擁有坦克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駕駛著性能與同期歐美坦克相比顯得十分低下的“薄皮小坦克”侵掠四方,雖然在坦克和反坦克武器都十分缺乏的中國戰場上囂張一時,卻在諾門坎和太平洋先後折戟沉沙,最終難逃覆滅的下場。戰後,出於對抗蘇聯的需要,日本在美國的扶持下重建了包括軍事工業在內的重工業,先後推出了61式和74式兩款主戰坦克。然而,由於日本工業能力的限制以及同時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坦克設計思路方面所走的“彎路”,這兩款坦克的性能在同時期主戰坦克當中顯得十分平庸,甚至面臨“一推出就落伍”的尷尬場面。例如,仿自M47的61式坦克相比蘇軍T一54/55已經處於下風,其服役一年後蘇聯就開始量產更先進的T一62了。74式坦克在研制之初就以T一62為假想對手和趕超對象,但是當其裝備日本陸上自衛隊時,蘇軍已經開始大規模列裝更新型的T一72坦克了。而當時蘇軍精銳——近衛軍裝備的T一64主戰坦克更是74式所望塵莫及的。

  到了20世紀90年代,憑借電子技術和精密工藝的長足進步,加上不錯的軍購環境可以比較方便地獲得歐美國家的技術支持,日本研制的90式坦克競開了風氣之先,成為世界第三代主戰坦克中的佼佼者,甚至一度在某些“防務分析機構”列出的“世界第三代主戰坦克排名”中坐上了頭把交椅。90式坦克雖然具有主炮射速快(世界上第一款采用整裝式彈藥自動裝彈機的主戰坦克)、命中精度高(火控系統先進)、機動性強等優點,但也存在炮塔與車體間有較明顯“窩彈區”、自動裝彈機可靠性偏低(90式坦克的主炮理論最高射速達16發/分,但自動裝彈機的平均故障率卻也高達18發/次,而自動裝彈機彈艙內的備彈只有19發,就是說“自動裝彈機彈艙內的備彈不能全部成功地發射出去”)、彈藥補充困難(90式坦克車體內的備彈不能直接補充到自動裝彈機彈艙,必須三名乘員同時來到車外,互相配合著將車體內的備彈手動裝填到自動裝彈機彈艙內,這在戰場環境下顯然有些不妙)等可以說是致命的缺陷。且90式坦克尺寸較小、升級潛力有限,至今也沒有改進型號出現。而其他國家的同時期坦克通過改進升級,性能不斷提高,使得90式坦克原本最大的“亮點”——火控系統方面的優勢也在逐漸喪失。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於21世紀初開始研制新一代主戰坦克。而隨著蘇聯的解體,日本不再需要像冷戰時期那樣“時刻提防著蘇軍登陸北海道的威脅”,於是新一代主戰坦克也就被賦予了“執行海外行動任務”的設計理念。就在這一時期,美國陸軍提出了革命性的“未來戰鬥系統”(FCS)計劃。計劃中的“未來有人駕駛地面戰鬥平台”被要求不得超過20噸,能够用C一130一級的運輸機進行整車運輸(該項目目前進展十分緩慢,雖然軍方已經將重量要求放寬到27噸,允許用C一17運輸機進行運輸或分解後用多架C一130運輸,但目前仍然不能推出滿足要求的樣車,研制工作也一再推遲)。外界猜測日本也會“跟風”研制一款強調快速部署甚至空中機動能力的坦克,於是一時間各種猜測比比皆是,想象圖當中不僅有采用無人炮塔的(類似約旦的“獵隼”坦克),甚至還有輪履混合布局的。2008年1月下旬,日本防衛省宣布將於2月15日公開展示新型主戰坦克,并向一些新聞機構發出了出席2月15日新聞發布會的請柬。就在外界將關注的目光集中在2月15日的時候,日本防衛省卻在2月13日提前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并公開展示了新型主戰坦克樣車,這也是日本在21世紀推出的第一款重型陸軍武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