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俄圓錘M導彈再次試射失敗 新核潛艇無彈可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7 09:57:43  


俄羅斯“圓錘”潛射導彈發射試驗。(資料圖)
  9月22日,俄羅斯《生意人報》捅出消息:9月18日俄海軍第8次“圓錘-M”潛基洲際彈道導彈試射實際上以失敗告終,并非媒體此前廣泛報道的“圓滿成功”。考慮到此前“圓錘-M”已有5次發射失敗的經歷,因此該消息傳出後,很快引起俄媒體對其可靠性的擔憂。“圓錘-M”是陸基“白楊-M”導彈的潛射型,也是俄“北風之神”新一代核潛艇的主要武器,被海軍寄予厚望,此次發射失敗不僅會拖延該型導彈的最終定型,而且可能將影響到俄海軍戰略核力量的現代化進程。 

  多彈頭未能實現分離 

  9月18日,俄羅斯北方艦隊“德米特裡·東斯科伊”號戰略導彈核潛艇,從俄西北部白海水域水下發射了一枚“圓錘-M”新型洲際彈道導彈,命中了5500多公裡外的遠東堪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預定目標。當晚,俄相關部門就爭先恐後發布“利好”消息。海軍說此次試射圓滿成功,總參稱“此次試射成功表明‘圓錘-M’導彈已完全達到作戰要求,俄海軍將在明年列裝該型彈”。 

  不過,令人振奮的評價調門很快回落。在第二天中午召開的“圓錘-M”試驗國家委員會全體會議上,副國防部長弗拉基米爾·波波夫金上將雖然強調國防部“對此次試射感到完全滿意”,但他同時也承認:“我暫時還沒有拿到有關導彈發射與飛行的全部遙測信息。” 

  就在人們還在揣測波波夫金上將所言的“弦外之音”時,一向消息靈通的俄羅斯《生意人報》很快就挖到了內幕消息。一位了解發射過程的軍方消息人士向該報透露,此次發射只能稱得上部分成功。據該知情者講:“導彈在主動飛行段工作正常,進入了預定地區,頭部也按預定程序與火箭第三級實現了分離,但多彈頭分離級未能保障各彈頭的分離,這也就是說,如果是在作戰,那麼導彈根本就沒有發揮分導式多彈頭導彈的功能。” 

  為求證這一消息的真實性,《生意人報》聯系上了俄海軍新聞發言人德加洛,但他拒絕就此發表評論。 

  新一代核潛艇無彈可配 

  “圓錘-M”洲際彈道導彈將用於裝備955型“北風之神”級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它是“白楊-M”導彈的潛射型,目的是要與“白楊-M”實現最大程度上的一體化。 

  根據俄海軍現代化計劃,“北風之神”核潛艇取代俄海軍現役第三代“鯊魚”級(“台風”級)、“海鱔”級(“德爾塔-4”級)和“烏賊”級(“德爾塔-3”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在俄軍看來,用“圓錘”導彈裝備“北風之神”,將使俄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如虎添翼。 

  目前,“北風之神”核潛艇首艇“尤裡·多爾戈魯基”號正在進行工廠航行試驗。完成相關試驗後,該艇將正式交付俄海軍。在正式列裝該艇前,俄海軍必須完成的另一項重大任務是必須完成“圓錘-M”導彈的發射、飛行、制導、變軌、分導等所有環節的試驗和最終定型,否則“尤裡·多爾戈魯基”號將面臨無彈可配的尷尬局面。 

  然而,從2004年開始首次發射試驗至今,“圓錘-M”導彈共進行了8次試射,其中至少有5次以失敗告終。有俄軍事專家對比說,“白楊-M”導彈是在完成9次成功試驗發射後,才被國家驗收委員會批准列裝的,而相較“白楊-M”,“圓錘-M”導彈不僅試驗成功次數尚少,而且試驗成功率也低,這說明“圓錘-M”還需要進行大量試驗與改進,來提高其技術可靠性。 

  事關“台風”級潛艇命運 

  此次“圓錘-M”導彈試驗失敗也將影響到“德米特裡·東斯科伊”及另2艘已退役“台風”級核潛艇的命運。目前用於“圓錘-M”試驗的母艇“德米特裡·東斯科伊”號戰略導彈核潛艇,實際上就是“台風”級潛艇的首艇。根據俄海軍原定計劃,“德米特裡·東斯科伊”號2009年試驗結束後,將正式加入水下作戰值班。 

  據俄媒體透露,與老“台風”相比,“德米特裡·東斯科伊”號經過了現代化改進,如配備了新型數字化作戰控制系統、改進型聲呐系統,采取了新的降噪措施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對其SS-N-20“鱘魚”戰略彈道導彈發射系統進行了改造,使它能够配備“圓錘-M”導彈,并進行該型彈的相關試驗。 

  老“台風”下一步重返作戰崗位,對俄海軍具有重要意義。雖然俄海軍目前的建設重點是加速裝備“北風之神”第四代戰略核潛艇,但在該級艇的生產和試驗速度依然受多種因素制約的情況下,讓3艘改進型“台風”級潛艇重返大洋,無疑將成為俄海軍保持水下核遏制潛力的一個現實途徑。 

  然而,它們何時能擺脫“厄運”,在某種程度上將由“圓錘-M”說了算。(來源:國際在綫-世界新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