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中國經濟防硬著陸 最壞時刻仍未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21 14:45:16  


  中評社香港10月21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中國經濟防硬著陸 最壞時刻仍未到”的社評表示,中國昨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令人關注,今年頭三季GDP實增百分之九點九,CPI通脹由上半年接近百分之八回落至百分之七,從表面上看維持了較穩定的高增長格局,但從動態角度看情況卻非理想。增長由去年次季頂峰近一成二,回落到今年第三季的百分之九,於一年間下降近三個百分點,已提醒要應對硬著陸,展望第四季及明年的前景,形勢堪稱嚴峻。這對全球及本港亦非好事:世界經濟現只靠中國的單引擎,而這看來已面臨挑戰;香港經濟亦增加進入冰河時期的風險。

  社評說,回顧廿年來,中國經濟出現類似的GDP增長硬著陸並不多見,一次是八九年,比上年大降七點二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四點一,另一次是九五年,比上年降二點二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十點九。為防增長繼續下滑,必須確切了解其來源。首號嫌疑自是外需,由於歐美金融危機禍延全球,對中國的出口已造成頗大打擊,但實際影響卻要仔細分析。首先,今年來出口確已較去年有所放緩,惟增幅已逐季回升。由首季的約二成一升至第三季的二成三。其次,外貿盈餘上半年同比下降逾一成二,但到第三季已轉為回升近一成三,令淨出口由增長的阻力變回動力。當然,相對過去外貿順差大升時動力已弱得多。最後,外商直接投資勢頭強勁,頭三季增長近四成,第三季亦有二成八,均遠高於去年的約一成九。

  因此經濟滑坡的主因是來自內需轉弱而非外需過冷。由於反映消費的零售額實際增長有超常高速,頭三季達一成四,第三季更逾一成六而趨過熱,故問題非來自消費而來自投資。投資的實際增速已大幅放緩:去年第三季逾二成一,今年則只約一成四,估計由此拉低GDP增長三個百分點以上,成了滑坡元兇。展望未來,國外歐美危機不斷深化經濟日差,國內樓市調整加速及中小企倒閉裁員的影響將進一步浮現,所以無論外需及內需均將更為疲弱。在此形勢下,難保增長不再下滑繼續尋底,表示最壞的時刻尚未到來。

  社評指出,總括來看,造成滑坡的雖有外需放緩及國內資產市場調整等因素,但最根本的還是經濟形勢變化急劇,政策調整跟進較慢,現在要注意者有:(一)增長並非放慢便好,百分之八的目標過低,不宜放任下滑。目前符合中國潛力的增長在一成之上,每低一個百分點便相當於全國損失二千餘億元。(二)目前經濟不完全是投資過剩消費不足,不宜再採取各種辦法壓投資。(三)不宜跟從歐美的順差過大造成世界不平衡理論,不宜採取“獎入限出”及加快人民幣升值等措施壓出口。(四)若堅持以為流動性過剩而採貨幣從緊政策,會導致收縮過度。

  社評認為,在事實面前,中央亦已覺察問題所在,故日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便已確認了增長放緩為不利走勢,並提出了十項對策,包括加大投資力度及支持出口等,其方向基本合理,但卻須加大力度。宏調貴在前瞻,而今已病發,故更須有緊迫感下大決心,及早推出由財政投入領頭的擴大投資計劃,並配合適度的貨幣寬鬆和人民幣適度貶值來推動經濟,否則將為時已晚,浪費了發展機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