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國防科研部門已研制出一批撒手鐧武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23 10:34:58  


中國軍隊東風-25中程彈道導彈。(資料圖)
  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富國強軍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兩者統一於新的時代條件下黨執政興國的偉大實踐。深刻認識改革開放與富國強軍的內在統一,深刻認識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富國強軍的偉大真理,必將激勵我們增強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奮力投身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積極為富國強軍作出新的貢獻。

  執政興國的戰略運籌:改革開放與富國強軍統一於我們黨的偉大執政使命

  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系,是一個國家的永恒命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著眼國家長治久安和民族興盛,圍繞如何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關系問題,進行了艱辛的理論探索,并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就。胡錦濤主席在深刻總結這一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豐富了黨的國家戰略和軍事指導理論。

  從執政規律看,改革開放與富國強軍體現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的不懈探索。歷史昭示我們,國防的強弱與國家的安危存亡、興衰榮辱緊密相關。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大國不等於強國,富國也不等於強國,國家的“富”和“強”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在綜合國力構成中,國防實力是綜合國力的“硬核”,國防實力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有國無防或國防衰弱的災難性後果無法彌補。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複興,關鍵是實現富國強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們黨深刻認識到在富國的同時實現強軍的極端重要性。黨的十七大報告鮮明提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蘊含其中的執政興國理念和富國強軍信念,深刻反映了我們黨的政治理想和根本宗旨,反映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的認識上升到新的高度。

  從戰略抉擇看,改革開放與富國強軍體現了我們黨的執政方略的有機統一。近代以來,實現富國強軍和民族複興是炎黃子孫夢寐以求的共同理想。但是,舊中國因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掠奪而愈益積貧積弱,富國強軍根本無從談起。通過改革開放實現富國強軍和民族複興的偉大重任,歷史地落在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肩上。改革開放是順應歷史必然、符合全黨全國人民富國強軍意願的偉大戰略抉擇,它內在地蘊含和凝聚著我們黨執政興國、實現富國強軍的崇高政治理想。在執政興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決策和方略選擇上,改革開放與富國強軍,都是我們黨為實現偉大執政使命而實施的重大方略。改革開放和富國強軍,兩者深刻體現了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的高度政治自覺,鮮明體現了我們黨站在世界發展潮流前沿思考中國前途命運和擔當歷史重任的強烈使命意識。

  從執政能力看,改革開放與富國強軍生動反映了我們黨的執政能力。我們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的壯闊征程中深刻認識到,經濟上落後有被開除“球籍”的危險,軍事上落後有亡國滅種的危險。這種深沉的危機意識,使我們黨深刻感受到執政興國使命的偉大和艱巨。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發展中大國,能否解決好國家安全與發展問題,直接關系著人心向背、事業興衰,也從根本上考驗著我們黨的執政能力。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加快了發展步伐,同時也推進了祖國統一大業。從昔日大清王朝屢屢戰敗割地賠款被馬克思稱為“奇異的對聯式悲歌”,到20世紀末香港、澳門和平回歸奏響勝利凱歌,這一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是我們黨執政興國能力的重要見證。

  偉大真理的實踐確證: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實現富國與強軍的良性互動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在實踐探索中逐步走上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健康軌道。實踐雄辯地證明,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實現富國與強軍的良性互動。

  經濟快速發展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物質基礎。經濟是富國的前提和強軍的基礎,經濟實力從根本上決定著國防的強弱。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以年均9.7%的增幅持續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使國防和軍隊建設站在一個新歷史起點上。在國家經濟實力的強勁支撑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武器裝備不斷升級換代,三軍將士捍衛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盾牌更加堅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