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產無人機驚現珠海航展 或成打擊東突中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04 10:59:39  


國產翼龍無人機參加珠海航展。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電/新浪軍事、東方軍事聯合報道,2006年珠海航展展出了“翔龍”、“暗箭”等十幾款無人機的模型。非常希望在2008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國航空人能够再次為我們帶來驚喜。

  我國的無人機走下展台走進軍營是有先例的。我軍目前裝備最多的ASN-206無人機,該機參加過1996年的珠海航展,後來批量生產并裝備部隊,在歷次大演習中,利用ASN-206實施偵察、協助炮兵作戰等作戰課目,對於我軍來說已經非常熟練了。

  但是,我國無人機的發展還是滯後於部隊的需要。比如,在汶川地震救災中,由於地震引發地質災害隔絕了交通,很多災區長時間與外界失去聯系,有關科研單位提供了“千裡眼”和“華鷹”兩種小型無人機,對災區實施遙感觀測;為搜救失事直升機,派出上萬人進山搜索,在搜救過程中一名民兵不幸犧牲。這都顯示了我軍偵察手段的落後。

  國外先進水平是什麼狀況呢?

  在1964年到1969年越南戰爭期間,美國“火蜂”無人偵察機入侵我國近百架次,并對我國境內目標實施偵察,被我航空兵、地空導彈部隊擊落20架。

  1982年在貝卡穀地,以色列的“偵察兵”和“猛犬”無人機作為空中尖兵和誘餌參加了戰鬥。

  在海灣戰爭期間,美國RQ-2“先鋒”無人機總共出動了500架次,飛行時間達1600多小時。

  在車臣戰爭中,俄羅斯使用的“蜜蜂”無人偵察機引導火炮和戰鬥機攻擊車臣叛匪陣地。

  科索沃戰爭中,美國、德國、法國及英國總共出動了6種不同類型的無人機約200多架。

  有報道說,在2002年12月23日破天荒發生過一次空戰:在伊拉克的“禁飛區”上空,伊拉克的米格-5戰機與美國的“捕食者”無人機進行了一次空空導彈對射,結果米格25寶刀不老,擊敗了“捕食者”和它的地面控制員。

  目前,有近1000架無人機活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前綫,其中,具備偵察/攻擊能力的主要是美國空軍的“捕食者”、美國陸軍的“獵人”無人機。美國空軍120多架“捕食者”中絕大部分部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還有追加的定單計劃擴充到300架;美國陸軍大約裝備30多架“獵人”無人機。各型無人機系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支援作戰行動中出動了將近13萬次。和以前不同的是,現在美國的無人機不僅僅可以拍照留念還可以直接發射導彈,美國方面曾宣稱“捕食者”錯過了一舉擊斃恐怖大亨拉登的戰機。

  無人機的出現極大的改變了戰場的態勢。未來無人機的威脅,恐怕就不是“火蜂”那樣呆頭呆腦的竄犯、偷偷摸摸的照相偵察了,有可能是無人機大機群對機械化集群的掃蕩,對大縱深防空火力網的壓制,對戰場的遮斷,對補給綫的切斷,對機場的封鎖,等等。以往的防空作戰中,防禦一方是通過毀傷進攻方技術兵器、殺傷進攻方有生力量以動搖其持續攻擊的決心,來贏得防空戰的勝利,無人機的出現,使得進攻方的代價降低了一半(人員損失為零),從而出現了極度有利於進攻方的局面。

  除了大規模的戰爭,在救災、維持治安等方面也需要大量的無人機。比如,汶川抗震救災中無人機的表現和沒有無人機的遺憾就很說明問題,“千裡眼”和“華鷹”都是重量20多公斤的小型無人機,但是卻能完成精銳特種兵無法完成的觀測任務。

  再比如,目前在伊拉克,反美武裝的的肩扛式防空導彈無法攻擊4000多米以上的無人機,但是在這個高度無人機不僅可以清晰地偵察地面情況,呼叫有人駕駛飛機實施空中打擊,還可以隨時發動攻擊。不能擺脫無人機的跟蹤,反美武裝就失去了有組織行動的自由。相比之下,我國打擊東突恐怖分子的鬥爭中,面對的是漫長的邊境綫、廣闊的草原戈壁,這些環境非常適合無人機發揮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