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稱解放軍列裝醫院船兩栖攻擊艦 備戰攻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8 17:23:52  


 
  此次大型海上醫療船進入中國海軍裝備序列,外界媒體對其未來用途充滿了各種揣測。《世界政治評論》稱,許多軍事觀察家相信,這種新型醫療船的服役表明北京方面決心與華盛頓方面在“軟實力”上展開競爭。

  “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約瑟夫·奈認為,雖然軍事力量為硬實力的範疇,但并不排除能够發揮“軟實力”的作用。當軍隊因工作出色而對他人產生吸引力之時,當軍隊對其他國家軍隊進行教育和訓練之時,當軍隊在海嘯和地震之後提供救援之時,軍隊就為美國的軟實力做出了貢獻。

  《世界政治評論》認為,盡管這艘866艦將更多地參加傳統的軍事任務,但倘若世界再次發生大型海上災難時,中國海軍也會派出這艘大型海上醫療船參加人道主義救援任務,以借機展示中國的軍力水平和參與國際事務的決心和意願。《防務新聞》則指出,近10年來,中國已明顯加大了針對國際事務的參與程度,不斷派遣部隊參與聯合國的維和行動,并且加大了對“能源和資源豐富國家”的投資與幫助,特別是在非洲。而這艘醫療船的服役,未來將更方便中國海軍對外拓展國家影響力。

  華盛頓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的資深海軍分析人士鮑勃·沃克聲稱,2004年底發生印度洋海嘯事件後,世界除中國之外的各主要大國均向受災國家派遣了兩栖艦艇進行災難救援。這種形勢讓中國“推動了新型醫療船和兩栖艦艇的生產”。

  而美國《全球安全》網站總裁約翰·派克則稱,866艦和071型兩栖攻擊艦的相繼服役,“為中國對南海有爭議海域要求主權提供了更多的軍事選擇”。這種軍事行動要求有兩栖攻擊艦和醫療船提供支持,“如果他們只建一艘醫療船,我會相信他們是用於人道主義救援,但他們同時還造了兩栖攻擊艦,我認為這是為潛在的島嶼攻擊做准備的。”

  《世界政治評論》還渲染說,大型海上醫療船和新型兩栖攻擊艦的服役,已成為透視這個崛起中的世界大國的軍事戰略演變的窗口。

  美軍也在提升“軟實力”

  《世界新聞報》報道,此間分析人士指出,實際上,美軍在冷戰之後就十分注重軍隊對提升國家軟實力所起的作用,并提出了“非戰爭軍事行動”的概念。這個概念的內容十分豐富,涵蓋了冷戰結束之後美軍在全球采取的大部分行動,尤其以人道主義援助、災難救援最具代表性。

  去年,由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統一簽發的“21世紀海權合作戰略”就明確表明,未來美國海上力量應更加重視安全合作、人道主義援助、災難救援等“非戰爭軍事行動”。

  就在外媒揣測中國海軍接收大型海上醫療船的同時,美軍排水量達4萬噸的“奇爾沙治”號兩栖攻擊艦滿載著醫生、護士和工程人員以及數百噸醫療用品,抵達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開始展開援助工作。這個小小的發展中國家是該艦在拉丁美洲海域為期4個月的航行中的第五站,以推動“21世紀海權合作戰略”。

  而美海軍的36艘兩栖艦艇及其裝備的醫療設施也將在拉丁美洲、非洲和東南亞地區展開全面的人道主義援助行動。此外,美海軍方面也在起草一份研究報告,呼籲將兩栖艦隊規模擴大20%,其部分原因也是想推動美國的軟實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