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隱身艇定位:海基巡航導彈發射平台(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30 10:08:45  


中國海軍022隱身導彈艇群。(資料圖)
  022的昨天與今天

  (續)發展歷程:首先,筆者簡要推測一下022型導彈艇的發展歷程。由於目前其這方面情況尚未公開,筆者僅憑已公開的資料分析,純屬個人觀點。根據公開資料顯示,021和024型導彈艇自上世紀70年代中期服役後,雖歷經改進,但終究已落後與時代,從90年代開始逐步退役。037IG型導彈護衛艇應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全面展開研制,至1994年首艇才交付部隊。按照我國武器發展“裝備一代、研制一代、預研一代”的傳統,022的預研工作應不晚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再從前面幾型艦艇從全面研制到定型交付的時間均為十年左右判斷,022進入全面研制階段應不晚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

  從022基本上沿襲021的總體布局來看,其最初設計方案很可能并不十分注重隱身性能,至多像037 IG那樣帶有一定的隱身設計特征。

  筆者推測,提出研制022的最初想法也可能很單純,就是研制一型021和024的後繼艇,或者說021的大改型號。這其中涉及到海軍編制及裝備體系問題,也可能與037 IG這型“半路出家”的導彈護衛艇并不符合海軍對導彈艇的要求有關。之後,1991年海灣戰爭中以F一117為代表的隱身武器大顯身手,促使我國開始逐漸重視隱身技術的研究。另外,我國在雙體穿浪艇型和噴水推進技術方面也日趨成熟。在這一系列新技術的推動下,研制新一代導彈快艇的願望也變得愈加強烈。

  從這一意義上講,022逐漸成為“技術牽引裝備研制”的典型產物,軍方也希望該艇的研制能够組成完整的國產第三代主力艦艇陣容,同時對編制及裝備體系的影響最小。此後,1999年美國1架F一117戰機在空襲南聯盟時被擊落,其相關隱身技術開始成為公開的秘密,相信022在研制過程中也借鑒了部分設計,如艦橋風擋邊框的鋸齒設計以及艦橋與發射箱正面一致的傾角等。

  在外形設計上,022型導彈艇的大多數面結合角均設計為鈍角,可使雷達波產生漫反射;艦橋正面基本上遮擋住後部巨大的導彈發射箱,正前方隱身效果應該很好。但是,022繼承了021的基本布局,盡管采用大量隱身設計作為修飾,其對空隱身效果可能并不出色:略現突兀的巨大方形導彈發射箱和未作一體化隱身設計的桅杆都是較強的雷達反射源。筆者認為,這可能是022最明顯的設計敗筆。同樣是200多噸的隱身艇,挪威“盾牌星座”的設計就比022技高一籌,其導彈發射箱為開合式,平時并不突出於艇身表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