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盤點2008世界核武發展新動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2 16:45:36  


俄羅斯機動型“白楊-M”導彈。(資料圖)
 
  二、俄羅斯積極推進“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同步發展

  隨著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基本定調,對俄形成的新威懾可為“步步緊逼”。俄羅斯除在政治和外交上表示抗議的同時,作為重要的軍事還擊手段,也加快了“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建設。

  加速“白楊”-M洲際導彈的生產部署。2008年6月21日,俄羅斯戰略火箭兵司令尼古拉•索洛夫佐夫上將稱,俄正在加快生產“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以完成塔季謝沃導彈師和捷伊科沃導彈師的裝備更新。2008年將部署11枚“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其中2枚為井射型導彈、9枚為機動型導彈,組建第5個井射型“白楊-M”導彈團及第2個機動型“白楊-M”導彈團。如果該計劃能付諸實施,2008年底井射型和機動型“白楊-M”導彈的總數量將達到65枚。

  完成“台風”級核潛艇的導彈配裝測試。俄羅斯“台風”級核潛艇“德米特里•東斯科伊”(Dmitrii Donskoy)號成功完成測試,准備配裝俄羅斯的導彈系統。該潛艇於2002年完成重大升級之後重新下水,作為潛射導彈發射試驗平台進行了多次試驗。此次升級使該潛艇可兼容最新的導彈技術,改裝後的“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潛艇可攜帶20枚“布拉瓦”導彈,超過了俄羅斯最新的“北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攜帶量(攜帶12枚“布拉瓦”戰略導彈)。9月18日,俄海軍從位於白海海域的“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潛艇上試射了一枚“布拉瓦”潛射導彈,這次飛行試驗取得部分成功,即導彈的三級發動機工作良好,但集成總綫沒有和彈頭成功分離。目前,“布拉瓦”導彈已經進行的8次飛行試驗中(不包括兩次彈射試驗),有4次取得成功或部分成功。

  進行“圖”-160轟炸機編隊的現代化升級。2008年4月30日,一架新型“圖”-160轟炸機正式交付俄空軍。這架經過性能改進的新型“圖”-160轟炸機於2007年底生產,可以掛載12枚俄最新研制的、外形較大的Kh-101(常規)或Kh-102(核)巡航導彈。根據俄軍長期發展規劃,俄空軍將以每1-2年生產1架速度裝備該型轟炸機,最終使其數量在2025-2030年達到30架,成為俄空基核力量運載平台的主體。據悉,俄羅斯正在對“圖”-160轟炸機編隊進行現代化改進,除了生產新飛機外,還在對現有的老式“圖”-160轟炸機進行升級,其中包括對航空電子設備的升級,使其能够執行常規作戰任務,按照目前計劃,每年將完成2-3架飛機的升級。

  再次發生嚴重的核潛艇事故。近年來,俄羅斯已經發生了多次核潛艇事故,暴露出俄海軍核安全現狀堪憂。2008年11月8日,俄羅斯海軍總司令部對外宣布,太平洋艦隊一艘971型核潛艇在進行航行試驗時,消防系統出現嚴重事故,導致艇內20餘人死亡。罹難人員除水兵外,還包括參與海試的船廠技術人員,但事故并未對潛艇艇體造成破壞,艇上核反應堆工作正常,艇內放射性指標也未出現異常。971型核潛艇由“孔雀石”潛艇設計局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開始設計,屬於第四代攻擊核潛艇,其主要用途是消滅敵方各型潛艇,特別是彈道導彈核潛艇,摧毀敵方水面艦艇、陸上重要目標和布放水雷等多種任務。

  三、英國仍在醞釀新型核武器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