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媒:中國軍事外交更“有所作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4 19:21:07  


 
  二是“請進來”請出了新天地。遵照國際回訪的慣例,中國邀請日本海上自衛隊“漣”號驅逐艦於2008年6月訪問了廣東湛江,“漣”號驅逐艦還帶來了日本防衛省和自衛隊向四川地震災區捐贈的食品、衛生用品和毛毯等救援物資。

  觀察家認為,艦艇互訪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和標志性,特別是對70前曾經發生過戰爭、現在仍對歷史問題不時爭執的中日兩軍來說,有著特別的昭示意義,中日兩國軍隊正由相互敵視向相互了解、戒心開放向逐漸開放轉變。

  聯想到2008年下半年中央軍委委員、中國海軍司令吳勝利和空軍司令許其亮相繼率團訪問日本,人們看出了中國對日軍事外交戰略思維變化的端倪。中日加強軍事交流合作,不僅符合兩國兩軍的利益,而且對美日關係也將產生微妙的影響,或將開啓亞洲安全合作的新時期,使中國的戰略環境和發展空間、安全空間有所改善。

  透明開放外交有新發展

  一是軍事訓練開放程度越來越高。總參謀部9月組織的“礪兵-2008”實兵演習,參演部隊分別為北京軍區某裝甲團和濟南軍區某輕型機械化步兵旅,演習被國外媒體稱為“解放軍陸軍最高水平的對抗演習”。國防部邀請了36國113名軍隊人員前往觀摩,創下了觀摩國最多、觀摩人員最多、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的紀錄,在國際上產生了良好反應。組織機關和演習部隊抓住機會,虛心聽取了國際同行關於演習背景設置、評估方法等方面的寶貴意見和建議。

  二是維護地區安全穩定態度越來越積極。印度孟買發生恐怖襲擊後,印巴關係高度緊張。中國軍隊領導人在北京會見了來訪的巴基斯坦政界和軍方領導人;副總參謀長馬曉天分別訪問了印巴兩國,與兩軍領導人舉行會談,就國際和地區安全角勢、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兩軍交流與合作等問題交換了意見,對盡快穩定南亞局勢、降低戰爭危險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開放的節奏越來越快捷自然。國防部圍繞抗擊冰雪災害、特大地震、美售台武器、出兵遠海護航等,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新聞發布,受到國外輿論好評。美軍領導人訪華時,中國軍方邀請其到中央軍委副主席辦公室交談,讓美方代表團感到驚喜和意外。

  觀察家認為,隨著自信和經驗的積累,解放軍軍事外交已從被動提防發展到主動釋疑、增加互信的新階段,一個從容、自信的中國軍隊更加清晰地呈現在世界面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