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海軍宋級潛艇“心臟”已實現國產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2 09:49:03  


 
  ◆500立方米模擬艙段 

  “水下龍宮”陸上試 

  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潛艇事故的陰霾一度彌漫世界海軍,潛艇的安全性能不僅關乎艇員生命安全,而且關乎國家形象和國防安全。消除艇員緊張心理的良藥是裝備真正可靠過硬,而安全性設計則是根除裝備“先天疾患”的保障。代表室在裝備設計論證階段,就把安全作為專項設計指標納入綜合考察指數,並會同研製方先後列出18項安全性驗證項目,編寫了安全性試驗、安全使用和安全維護大綱,創造了海軍裝備研製的多項“首次”。 

  水下裝備陸上驗。俗話說:是騾子是馬上場遛遛看。為了徹底解除官兵對新裝備的疑慮,軍代表們決定“以身試驗”。一座兩層樓高、500立方米大小的模擬艙段拔地而起,軍代表將各種操作設備裝進艙段內,用於各種試驗特別是安全性能的測試。 

  該型裝備需要加裝一種特殊燃料,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危險,特別是當燃料的某種成分在空氣中的濃度超過一定比例的時候,容易引燃橡膠件,一旦過熱或遭受碰撞,會急速膨脹引發爆炸。因此,儲存該燃料的燃料罐必須“抗震”和“絕熱”。為了確保燃料罐“抗震”,代表室組織設計人員從材料的選擇到工藝的形成,全部作詳細的分析報告。每尋找到一種新材料,代表室就協調承制單位做抗衝擊試驗,最終,通過反覆驗證找到了某種特殊材質的支撑材料,滿足了燃料罐“抗震”需求。為了解決“絕熱”問題,代表室與設計人員一起研究,最終選擇把罐體結構設計成類似水瓶內膽的結構,採用多層保護,保證了罐體絕熱需要。 

  確定了試驗地點,解決了試驗燃料,那麼由誰來擔任試驗人員呢?要參加這樣的一個試驗,不僅要具備強健的體魄,還要有過人的膽識。畢竟,這種測試在國內尚屬首次。在250小時封艙試驗中,人員要在完全封閉的狀態下完成一系列操作,考察整個裝備系統的實際工作狀態。儘管前期已經做了大量細致準備工作,但仍有發生爆炸的可能性。令人動容的是,所有參與研製的軍代表均向黨支部遞交了參與試驗的申請。但總代表武曉雲和副總代表景國輝決定親自上陣,在經過250小時的試驗後,他們安全地走出了艙門。一位用裝部隊指揮員走上前來,緊緊握住武曉雲的手,激動地說:“有你們這樣的軍代表,我們的訓練就有了安全保障。你們這種奉獻精神和勇氣,讓我們潛艇官兵感動放心!”軍代表們用科學的態度和獻身的精神驗證了新裝備的安全性能,更贏得了用裝官兵的陣陣掌聲。 

  ◆20萬字保障方案 

  呵護“蛟龍”馳海疆 

  新裝備採用全新的技術,系統複雜,沒有參考依據,用裝部隊的人員、技術、設備幾乎是一片空白。 

  “裝備既然是我們監造生產的,我們就應當對裝備負責到底。” 

  代表室專門建立了以軍方為組織、承制單位具體實施,融合承制單位、監造單位和用裝部隊各種資源,探索出一體化保障新機制,使該型裝備成為全軍最早實施全壽命保障模式的新裝備。 

  為了使新裝備列裝同時形成技術保障力,在裝備交付之前,代表室就聯合廠家到部隊調研,形成了20萬字的保障方案。官兵不熟悉技術規範要求,代表室與用裝部隊一起制定了專門的《操作條令》、《崗位部署職責》,並跟隨部隊出航,使技術保障滲透到戰鬥力生成全過程。為了解決裝備使用的特種燃油研製和供應渠道,代表室建議上級機關成立了一個燃油研製小組,並且協助完成多項試驗,從而一舉實現了某特種燃油的國產化。特種燃料的加注危險性大,對加注設備、程序規範、操作流程要求很高,代表室主動協調廠所拿出數百萬元,購買了專用的加注車,幫助官兵細化、標准化每一道加注操作流程。裝備交付部隊後,部隊保障措施一時跟不上,副總代表景國輝一年內先後四次到用裝部隊幫助解決疑難。 

  同時,他們還率先嘗試預防維修理念的探索實踐,對機械產品實施“壽命管理”。通過前期大量的試驗使每個零部件的實際壽命都有明確的標准,甚至到每個關鍵器件的更換時間、維護標准,間隔多少時間、需要更換什麼零件,維修應該達到什麼標准,都有精確的數據;使用到了一定的時間,不管有沒有損壞,全部更換,使整個系統始終處於最優化狀態。這種“壽命管理”方法在全軍也屬首次。通過一系列的技術保障革新,把技術保障滲透到戰鬥力生成全過程,有力地促進了用裝部隊戰鬥力的提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