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編隊遠航一個月 護送十批商船通過亞丁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6 08:06:26  


  中評社北京1月26日電/第一縷陽光照亮亞丁灣,遠處的漁船漸漸清晰起來。在“武漢”艦後甲板值更的上等兵吳強,緊握望遠鏡,注視著前方的海面。這位出生於1990年的年輕水兵長著一張娃娃臉,表情卻顯得鎮定成熟。

  農歷除夕,在亞丁灣護航的中國海軍,仍在執行區域巡邏任務。遠航,是從一個月前開始的。

  新華社報道,2008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護航編隊正式啓航,航行了4400多海里,到達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編隊航經的路線,與明代航海家鄭和當年的選擇頗為相似。

  約600年前,鄭和率領的船隊穿馬六甲海峽、過曼德海峽,先後訪問了40多個國家,最遠抵達非洲東岸,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今天的索馬里境內,仍有一個名叫“鄭和村”的地方。

  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也是為和平而來,保護中國航經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船舶和人員安全……

  出發前,吳強滿懷欣喜地打電話給家裡,說要去執行“一個光榮的任務”。

  出海第一天,風浪不期而至。海浪從不同方向拍打在軍艦上,“武漢”艦時而上下起伏,時而左右擺動。走在筆直的通道內,大家不得不踩出S形的路線。從駕駛室往外看,巨浪躍上艦艏,蓋過了主炮。軍艦隨湧浪起伏,向下時艦艏幾乎沒入海面。

  值更的官兵仍在堅守崗位。“就是吐了,也必須保證完成任務。”特戰指揮員謝增嶺說。

  航行在大洋上,遭遇風浪只是小插曲。進入任務海區後,編隊相繼處置了一些複雜海上情況。

  1月14日夜,當地時間20時30分。

  正在亞丁灣東部海域由東向西巡邏的“武漢”艦接到中國商船呼叫:“我是‘天河’,我是‘天河’,在我附近有兩個小目標跟隨,請求支援!”

  編隊迅速轉入應召支援部署。夜視、雷達、光電、紅外系統全面啓動。夜海中,“武漢”艦高速駛向遇險船只。

  5分鐘、10分鐘、15分鐘……紅外設備鎖定了“天河”號。最初只是一個煙囪,慢慢地,整個船的輪廓出現在視野中。

  “‘天河’號右後側發現可疑小艇,”在艦艏用夜視儀觀察警戒的特戰隊員郭曉楠報告。

  軍艦的突然出現,讓可疑小艇猝不及防。兩艘小艇迅速熄滅燈光,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22時50分,“天河”號商船在“武漢”艦的護航下,漸漸駛出危險海區。

  ……

  海況雖然複雜,吳強的想法卻很簡單,“看到商船在邊上,就有一種成就感。”

  這是“武漢”艦的護航情況。早在10多天前,編隊就開始以分組護航和不間斷護航的方式,連續執行任務。截至目前,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已安全護送了10批商船順利通過亞丁灣。

  編隊指揮組的何虎大校說:“實施分組護航和不間斷護航,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減少商船等待時間。無論在曼德海峽東口,還是在亞丁灣東部海域,只要商船一到,我們就開始編隊組織護航。”

  而對於吳強和他的戰友們來說,日夜不間斷航行和緊張值班執勤也已經成為自然。


    相關專題: 遠征索馬里 中國戰略大轉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