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仁川中國城 蕩漾紅色波瀾 裝點中國文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6 10:00:38  


很多人為了品嘗炸醬面特地來到新建的“共和春”
  中評社香港2月6日電/位於韓國仁川市最具代表性的舊城區,京仁地鐵仁川站和東仁川站附近北城洞一帶的中國城,蕩漾著紅色的波瀾。也許因為中國人向來喜歡紅色的緣故,大大小小的店鋪全都用紅色和金黃色來裝點。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1884年清朝領事館在此設立,這裡被設定為華人聚集地,中國城開始形成,至今已有124年歷史。目前,仁川中國城裡居住著600餘名華僑。在這裡能够一睹“微縮”了的中國景觀。 

  2008年9月26日,“第七屆仁川中國之日文化慶典”在仁川中國城自由公園一帶舉行。在作為弘揚中韓文化交流的此次慶典活動中,包括了兩國藝術團演出、大街游行、放映中國電影及體驗中國夜市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仁川,已經成為韓中文化交流的代表性城市。

  據悉,仁川市計劃從2010年下半年至2013年止,在仁川市北城洞一帶約44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建設集觀光、住宿、文化於一體的新中國城。筆者走訪了不用乘飛機便能領略中國文化的仁川中國城,參觀了城內的“共和春”、“複來春”及韓中文化館。 

  韓國最初的炸醬面館

  “共和春”於1905年開門營業,是第一家在韓國以推出炸醬面而聞名的中餐館。“共和春”老建築是現存中國餐館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呈現出中國獨特的建築風格。如今,這裡雖然只留下些許曾經繁華勝景的蹤跡,但當時卻擠滿了諸多華僑商人以及從韓國各地趕來一品中國美食的美食家,可謂門庭若市。 

  目前,共和春中餐館正准備全新翻修成“炸醬面博物館”。為了品嘗這裡的炸醬面,筆者來到新建的“共和春”,卻發現這裡的菜單竟達100多頁。筆者懷疑能否點上菜單中所有的菜,便向店員求問。店員的回答讓人吃驚,“是的,所有的菜都可以下單。”不過,真的有人品嘗過這裡所有的菜嗎? 

  筆者要了一碗據統計韓國人每天都會吃掉700萬碗的炸醬面和涼拌海蜇皮、炸雞肉。嘗了一口炸醬面,口感不油膩、口味清淡,不禁讓人想起兒時記憶中的味道。 

  百年中餐館“複來春”

  “複來春”坐落於華僑學校前,這裡從上世紀初就開始經營甜脆包(很大但是很薄的一種無餡面包),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韓國甜脆包的創始人便是複來春的店主曲海玉的爺爺,現在這份家業傳到了孫子和孫媳婦手中。普通的甜脆包放上一兩天就會失去脆性,但“複來春”的甜脆包放置兩三天也會依然香脆如新。據悉,如何保持甜脆包的香脆是“複來春”的獨門秘方。 

  據了解,甜脆包可是消除精神壓力的最佳食品。因為用拳頭或手掌拍打,餅會立刻四分五裂,而心情也就在這個瞬間豁然開朗。也許正因為這樣,甜脆包才如此受歡迎吧。在複來春不但可以買到甜脆包,還可以買到月餅、中國茶和瓷器等中國商品。 

  在韓中文化館可以同時飽覽韓中兩國的文化。韓中文化館是2005年4月由仁川市中區政府建造的,以活躍仁川中國城的文化氣氛。 

  每年這裡都有周末定期演出、為韓國人准備的漢語課堂、為外國人准備的韓語課堂、免費電影欣賞和各種展示會。在2層可以比較韓國和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和日常生活,還可以參加篆刻、觸摸朝鮮和中國錢幣、試穿宮廷服飾、與先祖面對面等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 

  在3層可以身穿中國傳統服飾“旗袍”拍照留念,還可以免費品嘗珍藏7年的中國傳統名茶普洱茶。在韓中文化館內從1層到4層瀏覽一圈後,就會感觸到兩國文化是如此相近。

  中國城變成“漢語城”

  中國城每周六都會進行漢語體驗活動。在仁川大學和仁荷大學等留學的50多名中國大學生和研究生經學校推薦擔任老師。一名老師將與三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周六利用4到6個小時在城裡轉悠體驗漢語會話。中區政府還給予老師一定的活動費。

  仁川中區政府還與中國城的華僑商人達成協議,將他們經營的27家餐館和10家紀念品店等一般店鋪指定為漢語體驗店,讓這些店門前貼上漢語體驗牌子,接待戴有體驗小組牌子的學生,用漢語進行會話。參加體驗的學生還將參觀三國演義壁畫街、孔子像、中國祠廟、韓中文化館等中國城的各處景觀和設施。 

  仁川中區政府為體驗小組學生設定了12條游城路綫,以便學生們邊參觀邊練習口語。走完每條路綫可在韓中文化館等處體驗玩中國象棋、踢毽子等中國傳統游戲。

  這樣,韓國惟一的中國城將變成體驗漢語的“漢語城”。這裡的面積為11.4136萬平方米,有500多名華僑商人在做生意,還有很多歷史遺物,這些都將成為漢語體驗教室,這一點與韓國國內的英語城不同,因而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